编者按 距镇江4000公里外的新疆可克达拉市,头顶的太阳着实热烈且“慷慨”,而静静的伊犁河谷里水波温柔……6月中旬,本报特派记者以镇江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前方指挥组为“基点”,7日速行天山脚下“再走援疆路”,采访20多处援疆新闻点位,感受这份跨越山海、心手相连、双向奔赴的镇江援疆情。
本报记者 翟进
还有20多天,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副校长蒋礼明即将回到阔别3年的镇江。此行援疆近1000天,此时有留恋,有不舍,心中更多的是欣慰。
3年里,蒋礼明不仅目睹学校生源规模一步步扩大,耳闻家长学生们对学校、教师的肯定,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初心未变——与当地教师手拉手、心连心,大家在育人的过程中“共同生长”,这样的过程弥足珍贵。
“90后”英语老师刘银峰谈起“师父”蒋礼明时滔滔不绝:“师父非常严谨认真,他帮我们搭建了教学知识体系,点拨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手把手教会我们怎么编制教程单、学程单、作业单,怎么出卷子等。目前手头一套初三英语语法复习资料,是师父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在电脑上敲出来的……我的进步也很快,今年我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举行的英语教学基本功比赛,拿到初中组第一名!”刘银峰满是自豪。
教育,本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镇江教育援疆的根本任务,是打造一支“带不走”且壮大的优质师资队伍,把镇江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四师教育实际相结合,巩固并传承下去。
截至目前,镇江累计投入教育援疆资金5.9亿元,建成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金山实验学校、可克达拉第一小学等教育项目19个,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镇江54所优质中小学(园)与师市46所中小学(园)结对共建。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这座镇江援疆史上单体资金投入最大的“交钥匙”工程,连年为同学们送上开启未来的“金钥匙”。据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严龙梅介绍,学校本科达线率连年攀升,在伊犁河谷当地百姓心中是名副其实的名校。
“最是难忘,飞越万水千山,援来缘去情长。”这是202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毕业生殷昊写给母校的留言。有了优秀学长的榜样激励,学弟学妹们的劲头更足了。
学校设有创客教室、生态展示馆等特色教学设施,其“硬件”在整个伊犁河谷首屈一指。邢靖翎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开设了无人机、航模、烹饪等社团。今年持续举行“可中廿四节气签”系列主题活动,将节气图文资料设计成台历、书签、明信片、手工灯等校园文创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活动都挺有意义的。”邢靖翎说。
育人的春风万里接力,拂面而来。
据了解,镇江采取“托管式”“组团式”相结合的形式,去年起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推动“名校长+优秀中层+骨干教师”援疆模式提质扩面,32名援疆教师助力四师打造全链条教育高地。此外,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伊始即获得自治区、兵团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多项一等奖,1人入选首批“新疆工匠”项目。通过“传帮带”,镇江援疆教育品牌持续擦亮,可克达拉教育资源得到多维度、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