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李媛
风吹麦浪香,初夏收割忙。5月20日至7月15日为我市秸秆禁烧夏季防控阶段,目前已进入24小时“天眼式”巡查防控模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为严控秸秆露天焚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多地积极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全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守护麦浪香里的“镇江蓝”。
润州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防控之初,该区就成立了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小组,坚持“属地管理、源头控制、标本兼治”的原则,健全禁烧工作常态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秸秆禁烧离不开群众参与。”该工作人员说,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入户宣教等形式,全区广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秸秆禁烧的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秸秆禁烧家喻户晓、自觉遵守的良好氛围。
此外,润州区还重点推广机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腐熟和集中堆沤腐熟还田技术,积极建立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推广机制。“通过大力推广各类高效轻简秸秆就地就近利用技术,促进秸秆由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推动秸秆深度转化利用增值。”工作人员介绍道。
句容河山家庭农场是一座“无废农场”,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帮扶下,农场以稻(麦)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栽培基料,秸秆经过菌丝吸收降解后,就地还田,1亩大球盖菇消耗10吨到15吨秸秆。在句容,像这样综合利用秸秆的农场不在少数。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句容生态环境局深入完善秸秆禁烧防控体系。推行各镇(街道、管委会)主要领导负责制,各部门积极强化市、镇(街道、管委会)、村(社区)三级网格系统性监管效能,句容市攻坚办及时发布相关通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针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句容生态环境局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各镇(街道、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综合运用了无人机、走航车、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手段,并结合空气站点数据和蓝天卫士平台,形成“铁脚板+大数据”的全方位监控体系。目前已实现政府、社会、群众三方联动,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
在镇江经开区大路镇,有这样一支巡逻队,用“绿色足迹”守护“醉美大路”的碧水蓝天。该镇积极动员党员中心户、信息员、“路路通”党员志愿者等300余人参与其中,对全镇重点区域开展24小时巡查,摸清隐患底数,明确重点地块,划出重点区域,确定巡查路径,对发现的火点按要求及时处置。安排拖拉机协助村民进行秸秆清运、堆放和处置,从根本上消除焚烧隐患。
大路镇还与种粮大户签订《禁烧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农田散户开展上门走访,发放《禁烧告知书》,引导村民牢固树立秸秆禁烧和环保意识。截至目前,悬挂宣传标语、横幅100余条,发放《禁烧告知书》200余份。
与此同时,大路镇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引导全镇上下紧绷“思想弦”。经开区生态应急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镇积极利用横幅、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宣传车、广播喇叭、田间走访等多种宣传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耐心讲解了秸秆禁烧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让群众充分了解到焚烧秸秆对人居环境、消防安全、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让秸秆禁烧政策法规根植在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