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琼霞
本报通讯员 孙梦娇 吴倩
随着轰隆隆的插秧机马达声响起,农机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方向盘,下田、喂秧、转弯……很快,插秧机的排梳上一捆捆嫩绿的秧苗就被齐整地插入田地里(见图 孙梦娇 摄)。近日,经开区姚桥镇伏漕村黄泥滩地段的夏种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今年的水稻种植在5月底就开始了,总种植面积在680亩左右。”伏漕村党总支书记、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跃华介绍。
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6年由伏漕村出资成立的村办企业,自去年3月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后,伏漕村对黄泥滩200余亩闲置地块、拆迁区域宅基地、河塘等土地进行整合并完善沟渠等配套设施后,整理出的土地由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种植。
“因去年实施的订单农业很是成功,今年种植的680亩水稻全是按照与企业签订的订单农业模式进行种植。”王跃华说,水稻种植品种主要为南粳46,全部施加有机肥料,相比较市面上的其他稻种,生长周期更长,口感更为香甜、软糯,很受企业认可。
第一次施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插秧阶段,随后还要进行二次追肥,预计10天内完成。
距离插秧现场几百米的空地处,崭新的烘干房映入眼帘,铲车正在繁忙地将室外的麦谷运至室内,进入烘干房,一座座由麦谷堆成的小山,正排着队静候着烘干机的“烘烤”。
烘干房由伏漕村与企业联合投资打造,项目于2023年7月动工建设,2024年5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烘干房内共有12台烘干机,最高日烘干量可达80吨。“除了伏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的种植粮食,烘干房还承接了附近其他农户的粮食烘干需求,今年夏收期间累计总服务粮食烘干8000余吨。”
夏收夏种齐步走,粮食安全有保障。农机农具的摸排调度、农业物资的到位保障、天气温度的跟踪报道、农田作业的技术指导……全年粮食的丰产丰收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亲力协作和倾情指导。
据姚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夏种开始前,姚桥镇组织种粮大户开展育秧插秧技术现场培训会,并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农机安全检查并指导农机保养;在夏种期间,姚桥镇还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进行水稻封闭药使用指导。
2023年,姚桥镇种粮大户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今年6月8日前收割结束,全镇平均亩产量达800斤左右,润果农业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平均亩产量达900余斤。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3万余亩,种植模式以机插秧为主,自6月12日起进入大面积插秧阶段,预计6月底全部插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