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其方式和策略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近年来,我市各地聚焦产业强市战略,持续探索项目招引新打法、新办法,切实提高招引精准度和项目落地率。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市以招商之“进”支撑发展之“稳”,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即日起本报开设“这些招商好办法”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展示跑好产业向“新”而进“第一棒”的新招式、好办法,提振项目招引攻坚的士气和信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秦锐文
热辣滚烫的天气里,驻上海的招商人员刘斌的脚底板也是滚烫的。在苏州参加科技招商培训的课间,他预订了“追”招商信息的火车票,拜访客户的行程也已发到了对方的邮箱。
驻点招商是扩大开放、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前沿阵地”,是我市强招引行动的重要举措。去年5月开始,市委组织部选派的年轻干部与市商务局选派的招商人员组队,分别赴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开展驻点招商,开启了“一座城、两个人”的奔跑模式。市招商中心的刘斌就是其中一员。
驻点招引让商机更近一步,如何快人一步敲开客商的门,是驻点招商人员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刘斌坦言,在目前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传统的“扫楼”方式已经失效,如果不预约连门都进不去。“我们要做并且尝试在做的是,基于前期信息摸排开展登门拜访,了解需求并与后方及时联动,定期跟进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企业项目选址、落户等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工作——通过乡贤、商会、校友会、平台等各类资源的挖掘、整合,借力发力。目前刘斌在手推进的一个项目,线索就是通过合作的平台而来。驻点招商以来,他已经将多个与镇江主导产业契合的项目引荐至镇江经开区、丹徒等地并陪同客商实地考察。
驻点招商并非孤军作战,市区联动凝聚起全市一盘棋的合力。不久前,刘斌受邀参加了板块在上海的一场招商活动。这次“蹭场子”让他解锁了驻点招商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一方面市、区联动可以从不同层面协调解决客商提出的问题,共同推进项目,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商机背后蕴藏着商机,我们可以充当桥梁、纽带,在现场发现、捕捉更多信息的同时,将其纳入项目信息库,必要时各板块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流转。”
驻点工作以来,5个市级驻点招商局积极开展企业走访、信息捕捉、项目对接、联动沟通等工作。仅去年下半年就走访企业、政府经济招商部门、行业协会、校友会、商会、平台机构等共计327家,为收集一手项目信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各方渠道获取项目信息115条,依据我市“四群八链”产业布局及时将项目信息推送至相关板块。
“走出去”驻点招引,带来招商理念上的冲击,让“刘斌们”感触更为深刻。“除了关于招商人员自身苦练内功、主动出击、寻找商机的一些感悟外,更多的是新型招引方式带来的触动,尤其是在与上海的基金公司、风投公司,以及其他城市招商人员接触后,我们发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资本招商等办法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新局面提供另一种可能。”
小切口、大纵深,驻点招商无疑是用改革的办法进行的一次探索。“以此为突破口,探索更为灵活高效的招商路径,还有一段路要走。”市商务局党委委员虞军介绍,目前我市商务部门正在谋划在驻点城市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建立周例会等交流制度,凝聚市、区两级驻点招引力量,让商机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