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宜机程度更高 种粮收益更好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种田更轻松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黄杰文

“这片高标准农田是2019年建成的。之后,我这儿的小麦连年丰收,秋粮秧苗的栽插有配套的机耕路和灌溉渠,听说今年高标准农田还要再升级,那真是给农民办实事。”近日,句容市郭庄镇的种粮大户高卫兵在高兴地估算着夏粮收益的同时,对秋粮秧苗的栽插工作充满信心,这一切的源头就是他流转田块的“高标准农田”即将在今年迎来再次提升。

奖补更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底气

2024年省一号文件提出,“适当提高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加大对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支持力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总投入不低于上年。”业内专家将此解读为,省级财政对产粮大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配套将会更高。这就意味着,我市的丹阳市和句容市两个产粮大县有了建设“更高标准”农田的底气。

以丹阳市为例,截至2023年底,根据最新省厅核准的三调数据,丹阳市全市耕地面积54.7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3.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15%;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1.1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1.54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81.21%。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负责人朱力说,下一步,将分片分层次开发治理,将中产、低产田的零散小片基本农田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将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高标准农田水平的田块高起点规划设计,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将一些增产增效潜力大、群众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性高的普通耕地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受益的是农民。在句容市郭庄镇,种粮大户谢纪兵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直竖大拇指。“过去,农田连片是大问题,而且机械下田作业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备,经常出现机器陷在田边的窘境。”自从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但小田变大田,农忙时节的机械化作业更加便捷,不但收、种、管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粮食产量也是逐年稳步提升。“和天气抢时间,多产出优质粮食,就能卖好价钱,这就是农民的盼头。”

科学规划,市级整体推进“有里有面”

截至目前,我市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20.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3.81%。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42.73万亩,其中已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09.21万亩,占比达76.52%。

达到这一比例,并不是一蹴而就。自2017年开始,我市连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工作方案》《镇江市高标准农田考核奖励和示范镇创建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积极鼓励各地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近几年来,全市每年以4万亩左右的进度增长,这离不开资金支持。2019-2022年度我市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49个,建设面积24.58万亩,财政总投资56263.5万元,其中,市级累计投资7171.74万元。

高标准农田的“高标准”如何体现?创新建设和合理管护是题中之义。“我们在建设上按照‘小田并大田’的科学思路,有序推进土地集中整治工作,努力实现高标准农田连片成块。”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2021年,丹阳市延陵镇结合土地流转,对160亩面积的土地进行平整,统一进行路渠沟涵建设,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被列为全省首批示范项目。

近年来,绿色循环“生态化”是我市在高标准农田改造上坚持的底色。通过以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为抓手,我市积极探索推动农田退水污染治理工作,先后在丹阳、扬中、丹徒等三个板块8个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通过生态沟渠、排水涵闸、汇流塘、绿化苗木等生态措施,对农田退水逐级“过程拦截”,实现“退水不直排” “肥水不下河”,达到养分循环利用,减少面源污染的目的。

此外,2021-2022年,我市先后在经开区姚桥镇,丹徒区世业镇,句容市郭庄镇、白兔镇等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配套建设耕地质量监测设施。通过布设田间监测设备,实时获得土壤肥力、墒情、农作物长势等信息,初步具备智能农田的雏形,将新质生产力注入大田。

建管结合,将“高标准”推向更高层级

高标准农田要建更要管。在管护上,我市坚持兼容并包“多元化”,在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扬中市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探索建立了“八位一体”的运行维护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与农村公共服务相结合;丹阳市在项目管护移交后,由镇(街道)将全部工程或者部分排灌类工程,委托给水利站或者水利站组建的灌排服务公司,具体管护人员为水利系统人员;丹徒区和镇江经开区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管护工作,在管护保险方面进行试点工作,有效保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发挥长久效益。

“为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步伐,我市相关部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田灌溉、机耕道路、输配电设施和耕地质量提升等田间工程建设,科学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方案,细化任务分解,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建设目标。”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东兵表示,同时,将坚持建管并重,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不断完善“县区负责、镇街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的项目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办理移交手续,签订后期管护合同,落实管护经费,督促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指导监督职责。此外,不断拓宽社会力量管护渠道,审慎稳妥探索管护第三方保险制度建设,不断增强高标准农田管护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做一次全面检查评估,推动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实现项目动态监管。同时,在高质量推进全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同时,强化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严把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项目竣工验收关口,确保“建一片,成一片”,为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筑牢基础。

2024-06-06 宜机程度更高 种粮收益更好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2495.html 1 3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种田更轻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