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冯雨听
“太好了!这套房住了好几年了,终于把不动产权证书拿到手了!”近日,镇江经开区平昌社区安置小区的居民陆陆续续领取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走进平昌社区,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拿到期盼已久的“红本本”,大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平昌社区安置小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规划在镇江经开区未来城市核心区附近,占地105.5公顷,建筑总面积160万平方米,共有299栋住宅(其中多层住宅174幢,小高层住宅125幢)和10栋公共建筑。
小小一本“证”,承载大民生。不动产登记直接影响群众房产买卖抵押、入学升学、户籍变动等事宜,是百姓家庭幸福稳定的重要保障,但“办证难”问题也成了群众的一件烦心事。镇江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在了解情况后,明确处置程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结合“苏小登”志愿服务,开展上门服务,不断完善长效化解机制,为居民陆续发放安置房不动产权证1万余本,首次登记率达100%,做到历史问题零遗留。
依法登记,上门宣讲解民忧。此前,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联合公证处走进平昌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总结了日常工作中群众在涉及不动产登记和公证领域的法律疑惑以及当下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宣传册,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电话咨询等方式宣传讲解。工作人员在现场与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引导群众了解、认识不动产登记的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拉近了不动产登记中心与社区群众之间的距离。
保护产权,送证上门暖人心。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苏小登”志愿服务队赴平昌开展“交房即发证”进社区主题活动,为安置户分批次有序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积极打通安置房上门办证服务“最后一公里”,联合社区将不动产权证书送到安置户群众手上,提升了安置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接下来,镇江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将常态化开展安置房办证进社区,做好上门政策宣传、送证上门等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化解各类不动产登记难题,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安置房转移登记工作,确保安置群众住上“安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