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4年06月04日
第01版:头版

科技种田“效果真棒”

8公斤麦种产出超500公斤小麦

本报记者 周迎

“这是今天刚刚割下来的麦子,你看粒大饱满,初步测产,产量500公斤左右。 ”6月2日,丹阳市陵口镇青禾家庭农场,负责人汤磊带着工人将一车车麦子运回库房。对于产量,他表示“效果真棒”。

小麦亩均产量500公斤就很棒吗?其实,汤磊说出这句话的原因有两点。其一,在镇江,2023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为347.75公斤,500公斤/亩是妥妥的高产。其二,500公斤的数据出自他的12亩试验田,每亩用种量只有8公斤,而普通农户亩均用种20公斤。

用种8公斤,产出了500公斤小麦,是怎么做到的?

在青禾家庭农场机库,记者见到了“答案”——一台深绿色的大型机械。靠近看,机身底部有多组不同样式的组件,结构精巧复杂。

“2023年10月份,因为有了农机购置补贴,我购买了这台德国进口的阿玛松播种机,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汤磊拍了拍机盖说,这台播种机采用多功能复式一体耕整地技术,将旋耕、耙平、播种、盖籽、镇压集于一体,通过先进电控系统,可实现每公顷小麦播种误差低于5克。“通俗点说,就是一点都不浪费。”

充分利用意味高效生产。汤磊在丹阳市作栽站专家的指导下,尝试亩均8公斤的播种量。“每亩用种下降60%,按照当前麦种每公斤5元左右计算,亩均用种费用就能节省60元,按照农场500亩流转面积计算,种苗节本近30000元。”他说。

“虽然用种量少了一半还多,但出苗率超过了往年水平,让我喜出望外。”说话间,汤磊带着记者走到田边,拨开麦秆说:“你看,虽然麦秆看着很密,但小麦都是一条一条生长的,类似机插秧后的水稻。就是这些秆间空地,提供了充分的‘通风管道’,能够有效减少病害……”

除了“高级”播种机的给力支持,青禾农场还有其他秘密。“2022年秋播,我们农场就使用了犁耕深翻技术,2023年夏粮小麦烘干后产量比往年上涨27%。2023年秋播,我们还使用了这项技术。同时,在丹阳市作栽站等部门的指导下,我们赶早收获了当季水稻,为小麦抢种打牢基础。在病虫害防治环节,我们进行了两次赤霉病防治,田间防治效果明显,这些都是实现高产的加分项。”汤磊说。

新时代农业生产,是良品、良技、良机的协同共进。汤磊坦言:“农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更是我们农人增收致富的科技依靠。”

2024-06-04 科技种田“效果真棒”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2158.html 1 3 8公斤麦种产出超500公斤小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