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8日
第05版:宜风瑞气新丹徒

丹徒区建成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机制

本报讯(李芸 方平)“没想到2500元这么快就能拿到!”年近50岁的林茂东是一名美团的兼职外卖员。今年3月,他在送餐途中再次跌伤,导致胸部、肘部、膝部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家休养期间,他通过某企业APP平台中设置的“一键报案”功能,上传事故照片和接单信息。很快,丹徒区人社局便受理了这起新就业人员职业伤害待遇申请,最终根据医保报销目录范围给林茂东报销了2500多元。

过去由于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大部分外卖员每次在送餐路上撞伤、跌伤,他们只能自掏腰包治疗。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好新业态企业服务保障工作,丹徒区人社局不断加强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服务的有效运行,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供了坚实的权益保障,尤其是在遭遇重大伤亡事故时,其兜底保险功能更能得到充分体现。现在,除了能够报销就医过程中的诊疗费用,对于像林茂东这样在事故中造成伤残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还会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什么样性质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能够享受职业伤害的权益保障?丹徒区人社局社保中心主任张燕文介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目前将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4个行业的曹操出行、美团、货拉拉、快狗打车等7家平台企业的就业人员以及通过上述平台企业注册并接单,在区域内以平台企业名义提供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等劳动并获得报酬或者收入的人员纳入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职业伤害保障费无需个人负担。”张燕文表示,职业伤害保障费无需个人负担,由平台企业按照“按单计费、按月缴费”的原则,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按每单0.06元、0.04元和0.2元作为缴费基准额执行,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

自2022年7月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人社局共受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案件4例,工伤基金总计支付医药费用1.6万余元,为伤残人员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约4.2万元,有效分散了平台企业的经济风险,为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完善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机制,确保每一位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在面临职业风险时,都能得到及时、公正的保障,为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贡献力量。”丹徒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锋表示。

2024-05-2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1190.html 1 3 丹徒区建成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机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