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8日
第04版:综合·经开区纵览

高考中考在即,“心理按摩”必不可少

本报讯(记者 张翼 通讯员 张岚)随着高考和中考日益临近,各校通过不同形式,对考生、家长进行相关考前提示及心理疏导。记者从省镇中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校不仅面向考生发放了有关建议,还专门召开座谈会,为家有毕业学子的在校老师送上祝福。

今年家有毕业学子的17位教职工欢聚一堂,共同为即将步入中高考考场的孩子们加油助力。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竹林等学校负责人送上祝福。赵竹林说,大家在忙好工作的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孩子,不能“忙了责任田荒了自留地”,同时表达了对教师家属的感谢,感谢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学校必定是大家的坚强后盾。

会上,学校领导还为参加活动的教职工加油打气,叮嘱大家细心做好服务工作,营造平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舒缓情绪,释放压力,要鼓励孩子放松心态,调整心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好成绩,收获新惊喜。活动中,考生家长们对子女考前状态、考前准备等情况进行了积极交流,彼此加油鼓劲。

此外,学校还面向考生和家长发布了考前心理疏导建议。

考前心理疏导建议

【建立合理的自我期待】

有的学生因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为自己制定十分严苛的复习计划,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达成,从而产生了焦虑。因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复习计划。

【接纳适度的焦虑】

焦虑并不是完全阻碍学习的,中等程度的焦虑反而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关注和调整自己的焦虑水平,试着利用适度的焦虑情绪帮助自己更好的复习,和焦虑共处,关注当下。

【保证充足的睡眠】

研究发现,部分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临考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长期睡眠不足会产生很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变慢,情绪低落等,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学习很重要,但休息同样重要。复习备考时,不要突然改变原本的作息而熬夜苦读。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积极的自我暗示】

考试前,可以对自己说:“深呼吸,放松,不要想太多,先好好准备。”考试中,可以对自己说:“平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在试题上,振作精神,我一定能应对挑战。”大脑一片空白时,可以对自己说:“慢下来,我有足够时间完成答题,不要慌。”

【专注走好每一步 】

做事情的时候,越是患得患失,太看重结果,就越可能失败,这种效应被称为“瓦伦达效应”。考前要克服“瓦伦达效应”,最佳做法就是只关注当下, 一心一意“做现在”,行动是治愈焦虑和担心的良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一分钟背了几个单词,这一节课复习了多少内容,这一天遇到了哪些题型上,重视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家长要理解孩子压力表现】

考前压力过大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问题。生理上会出现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睡眠不好、胃痛、腹泻等症状;心理上会有焦虑、沮丧、烦躁不安、过度敏感、易激惹,以及认知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当观察到孩子有以上情况时,父母需要与孩子及时沟通,以自身稳定从容的状态接纳孩子的情绪。

【为孩子营造秩序的生活节律】

父母要尽可能保证家庭生活的秩序感,督促孩子保持饮食起居的节律性,尽量避免一些较大的家庭生活事件对孩子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免干扰孩子复习应考的节奏。外部环境的有序可控能为孩子内部体验的安全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

沟通,是了解孩子内心体验、及时提供帮助的前提。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应保持理解和关注,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以平等的身份,探讨的方式来进行,不要过多地说教和评价对错。

2024-05-2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1179.html 1 3 高考中考在即,“心理按摩”必不可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