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文旅野蛮生长时代终结的信号

□ 华 翔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产业,都避不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的规律,这是产业生命周期。诞生期,是新产品新业态的创新高峰期。作为新生事物,往往一开始便以爆发式的速度发展。风起了,随之便是跟风、重复、扎堆,然后问题逐步显露,粗放、无序、内卷,这正是新兴产业的野蛮生长时代。成长的过程,恰是由乱而治,过程或许惨烈,是通过产能过剩、市场恶战,一次次外部市场筛选,一层层内部产业质变,终告别野蛮生长,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进入5月,关于文旅产业的好消息、坏消息不少。新兴产业在催生新希望的同时,也面临新的纠结。综合在一起,却是释放出信号——产业发展的野蛮生长时代即将终结。

好消息,首先无疑是“五一”假期的文旅数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各地景区人挤人”“感觉每个城市来了一亿人”等话题在社交网络上走红,全国各地的旅游消费盛况可见一斑。特别是县域旅游为“假日经济”带来新增量,多地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均创下历史新高,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还有政策加持,在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下,今年“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全国各地推出七大类、6300余项惠民措施,发放总额1亿多元的消费券。

坏消息也不少。譬如近期,A股文旅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出炉,41家A股文旅上市公司中,46.3%的公司营收同比下滑,43.9%的公司出现净亏损。文旅上市公司作为文旅企业中的佼佼者,经营能力和资源优质程度都高于普通的文旅企业,尚且如此高比例的营收下滑和亏损,说明了一季度文旅市场消费情况的疲软。并且,现实中已然出现了国资文旅集团首个破产案例——2月21日,洛阳市孟津国资文旅集团被法院裁定破产。此外,媒体曝光,一些地方一批古城小镇、主题乐园等文旅项目,铺摊子造成烂摊子,“大手笔”立项,“半拉子”收尾,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因互联网传播而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媒体关注的网红城市,其热度似乎越来越不易持久,“花期”逐渐缩短。

这些消息读下来,我们的脑海里是不是立刻就有了关于“跟风、重复、扎堆”和“粗放、无序、内卷”的解释说明。更生动的案例,早期的文旅局长们的“花式内卷”是,近期的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游再到天水麻辣烫亦是,一开始的尚是业态创新,后来的无疑是跟风内卷。开封万岁山景区的“王婆说媒”、菏泽南站的郭有才,特别是后续故事,更是野蛮生长的典型代表。

并不是说野蛮生长不好。事实上,越是能野蛮生长,越是证明其生命力旺盛。对新生事物,我们更需要给予其肆意生长的空间和自由竞争的环境,才能验证其是否真的“新兴”,也才能让那些真正能够代表方向和趋势的新生幼苗充分生长,脱颖而出。

但时间已然够长了,从文旅地产爆发的2012-2014年算起,已达十年之久;产能也开始过剩了,去年7月,公众号“秦朔朋友圈”即有文章《警惕文旅产能过剩》,前述的那些坏消息亦是证明。还有政策面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关于坚决纠治部分地方基层搞“新形象工程”问题的工作提示》中,8类典型的“新形象工程”,有2类直指“文旅”:一个是为追求短期拉动效益、表面风光,盲目上马大型景观项目,脱贫县大肆举债建旅游区、“借新债还旧债”维持日常运行,资金投入、运营服务等跟不上导致倒闭或烂尾;另一个是豪华“办节”,片面追求“人气”,不计成本跟风大办音乐节、以城市命名的论坛、旅发大会等,为场地建设、乐队出场支付高额费用。

越是关键时候,我们越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前几年数次涉及旅游工作的讲话和指示,我们赫然发现,前几次,更多是讲方向、说定位、谈作用,而这一次,则是清晰地揭示了怎么做。这是最重磅的信号,恰提醒我们,以新兴产业姿态重生的文旅产业,已然从诞生期向成长期转进。

在不同的产业生命周期里,我们该干的活儿,是完全不一样的!

2024-05-24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0529.html 1 3 文旅野蛮生长时代终结的信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