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4日
第01版:头版

学习茅以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周迎

5月24日,润扬大桥下的茅以升纪念馆新馆正式开馆。这个收藏了茅以升先生4大类、2000余件遗物的纪念馆,是一所学校,讲述着先生的传奇人生,传递的是他“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的崇高精神。

学贵立志,竖起志向之帆才是开启人生的正确方式。纵观古今,不平凡的人往往“立长志”于少年时,茅以升也不例外。因目睹“塌桥”事件,少年茅以升立志建一座好桥。漫漫求学路上,他的目光始终聚焦桥梁建造。如果说专注和努力是他前行的“加速剂”,那么志向则是他前行的“指路灯”。今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立过长志?是否为理想始终坚持?传承和发扬茅以升的精神,就该从立下长志起笔,为目标坚持运笔,向着终点追求最佳收笔,用志向之帆,引领人生航向。

实干兴邦,常怀爱国之念才能将未来写得精彩。从钱塘江大桥的兴建到炸毁再到复建,茅以升用爱国情怀挺膺担当;从开拓土力学、在大桥工地开办暑期学校,到引领铁道科学研究院,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义不容辞,夙兴夜寐。在新时代,我们同样需要勇挑重担,去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啃难啃的“骨头”、打困难的“战役”,用真干实绩为民族复兴加注最坚实的底气,将未来书写得更加精彩。

创新不怠,传承和发扬好科学家精神方能彰显时代当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茅以升正是秉持着科学家精神,作出了杰出的成就。广大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勇于担当。

最好的纪念是继承和发扬。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茅以升“爱国、科学、奋斗、奉献”精神为指引,年少立下志气,学成报效国家,奋斗相伴终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荣业绩,为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4-05-24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0465.html 1 3 学习茅以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