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3日
第04版:经开区纵览·综合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网格+N”提升居民“家门口”幸福感

本报通讯员 刘雪扬 茅金龙

本报记者 林兰

“小刘村的这个池塘里面淤积比较严重,差不多快干涸了。我们不仅缺水种地,而且随着天气逐渐升温,池塘也散发着异味。”前不久,京口经开区(谏壁街道)雩北村小刘村的村民向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朱润华反映。

朱润华立即向雩北村汇报,雩北村党总支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周边村民沟通,随后安排挖掘机进行池塘清淤,派遣专人打捞漂浮垃圾、浮萍水草。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该池塘清淤工作已顺利完成,池塘水体增加、水质改善,恢复了本来的面貌,既可满足村民种地用水需求,也不再散发异味。

京口经开区(谏壁街道)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汪馨告诉记者,近年来,园区、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作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网格+N”模式为抓手,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网格+“流动窗口”,服务送到家门口

“现在的服务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前到社区办事情,跑一趟费时费力;现在好了,社区推出了‘流动窗口’便民服务新模式,送服务上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事情办好,既省时又省力,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京口经开区(谏壁街道)蔡家社区华诚新村小区居民王师傅开心地说。

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蔡家社区建立“网格长+网格员+网格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通过细化网格、建强队伍、创新服务、延伸服务链条等举措,打破“坐等上门”的服务模式,将“流动窗口”延伸到居民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细心、贴心、暖心的服务,真正做到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网格+环境治理,村庄焕发“新面貌”

“以前,家门口的水沟又脏又臭,夏天还滋生蚊虫,我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大伙日思夜盼,现在村里修水沟,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如今家门口干净整洁,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近日,京口经开区(谏壁街道)左湖村朱九组村民赵大叔喜气洋洋地说。

原来,朱九组赵家路原有水沟因年久失修,不仅影响了道路旁的环境卫生,又脏又臭、滋生蚊虫,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村民们向网格员反映,网格员立即汇报给左湖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左湖村党总支将水沟整治工程列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项目。修缮水沟的施工方负责人表示,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和生态因素,力求使改造后的排水系统更加节能、环保和舒适。经过一段时间紧张、有序的施工,该水沟得到了彻底改观。如今,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网格+多项宣传,守护居民合法权益

近期,园区、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线上,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小区微信群、朋友圈发布反电诈宣传视频;线下,网格员与民警一起在辖区便利店、小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页、当面解答等方式,传播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守护居民“钱袋子”。

连日来,园区、街道结合民法典宣传月,联合各社区(村)网格员,以集中宣传和分组入户的方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网格员们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生命健康、人格尊严、遗产继承等方面的内容,对群众提出的咨询进行解答,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法治观念,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2024-05-23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0330.html 1 3 “网格+N”提升居民“家门口”幸福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