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刘光彦
“中铸新材工业工程师大压铸现场服务,助力8万‘米粉’及早提车。”前不久,小米汽车发布会后,中铸新材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胜平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何胜平告诉记者,公司安排了铸造和耐火材料专家服务小米生产现场,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
中铸新材主要生产销售耐火材料、保温材料、高温陶瓷材料等产品,产品主要销往高端铸造和精加工行业,可满足特种钢材制造中对高温耐火材料的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展客户1300多家。
市场是产品的“试金石”。今年1-2月,中铸新材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未来,公司还将继续深耕市场,加强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合作,为他们的铝合金车架生产提供耐火材料,并加强与航空铝材、高性能特种钢等产品制造厂商的合作力度。
作为不定形耐火材料制造专家,中铸新材去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和高新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铸造、铝加工、特钢等领域,为后续新能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交通轨道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进中铸新材办公楼,两张展示台映入眼帘。“左手边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目前公司的主营产品,右手边的耐火材料预制件则是未来重点产品。”何胜平介绍说,下半年新建厂房将正式投用,主要生产耐火材料预制件等。届时,耐火材料生产线将进一步扩大,多元化满足下游制造企业需求,为“中国制造”再添一份底气。
新材料何以为“中国制造”添底气?
“打破国外垄断”是重要原因之一。何胜平介绍,中铸新材工业材料进入市场前,新型节能高温材料几乎完全依赖外企产品。中铸新材的入场,打破了原先依赖进口的局面,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是全球排名前几位的欧美企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希望进一步提升进口产品替代率。”
中铸新材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忙着新产品的配比;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智能机械高速运转,原料填充、成品装袋、打包、存储……整个生产线有条不紊。材料专业毕业的何胜平说,创业之初,中铸新材还只是一家由10名耐火材料技术人员组成的小公司,经过多年创新发展,现已成为拥有20余项专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随着一系列文件出台,新材料产业进入发展加速期,企业发展未来可期。
行走在这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现代工厂里,在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下,新动能被不断积蓄。当江河交汇处向“新”成势,新质生产力也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中。通过不断打破国外“卡脖子”材料垄断,中铸新材在新材料领域正不断向前;而中铸新材的高速发展,只是我市加快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新材料助力千行百业迈向未来。市工信局材料工业处副处长丁琦介绍,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新能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交通轨道,越来越多的领域都有着我市新材料企业的身影。丁琦透露,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已达千亿规模,并在高温合金材料、碳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高性能铝材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动力电池等领域。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推进新材料集群创新发展,加快前沿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建立关键技术、短板产品、长板产品和前沿新材料4个清单,支持恒神股份等重点企业承担国家、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