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第02版:要闻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改数转”科技满满

蒋须俊 殷伟 张辉

“菌菇‘住进’智能方舱啦!”日前,当记者走进位于丹阳市皇塘镇的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秀珍菇工厂化基地时,一座银色的“数字智能菌菇出菇方舱”格外引人注目,一旁的工人对这一智慧“菌工厂”的示范运用连连点赞。

“这是我们公司联合江苏科恒环境有限公司开发的菌菇方舱,能将食用菌工厂生产装备智能化与互联网平台有效结合,打造基于现代农业物联网的网上食用菌工厂。它体型小,不占用农田,农户房前屋后都能摆放。”江南生物总经理姜雅介绍,智能菌菇方舱能自动控制舱内温湿度及光照,只要手机点开就可看到。这仅能保障菌菇产量和质量,还能提高产能,减少人力投资的需求。一批可以放2000个菌菇包,通常7天左右就能采摘。“下一步,我们设想通过菌菇方舱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广泛推广化整为零的食用菌生产形式,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是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围绕数字赋能这一主线,丹阳市聚焦品牌稻麦、绿色果蔬、特色水产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加快农业数字化建设,增强生产环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智能农机装备改造提升,全力推动农业“智改数转”。目前,已建成54家物联网数据采集点、18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3个数字化应用场景、9家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全市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率达37.3%。

当前正值小麦抽穗灌浆期,位于丹阳高新区的年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3500亩小麦穗形整齐、长势喜人。年豐农业总经理庄玉枫表示,作为省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公司不仅配置“无人化”智能农机装备9台(套),还建立了远程管理平台,今年基地开展的两轮小麦赤霉病防控,每次飞防作业只用3天时间就能高质高效完成。“智慧农业的发展,为现代农业插上了智能化、数字化的‘翅膀’,让广袤田野有了满满的科技感。”庄玉枫乐滋滋地说。

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商兴农”战略,催生出的是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司徒镇谷田家庭农场从2019年开始抓住时机进行“智改数转”,到去年底共投资260万元用于建设数字农业基地,倾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农场,大大提高了农场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农场生产端,信息化覆盖率已达80%、农事作业全环节机械化水平达95%;管理端,搭建数字农场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基地,生产管理全过程可溯化;营销端,开发小程序宣传农场和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达260万元,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0%。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3个省级电商示范镇、7个省级电商示范村,配备电商专业技术人才,配套财政电商专项资金,培优电商人才、提供优质资源对接,形成了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底,网上营销主体达1029家、开设网店1042个,其中自建网店706个,入驻第三方平台的网店数量达336个,农产品网上销售额全年超12亿元。

创新“融通共享”,推进基层信息服务数字化,也是丹阳市坚持数字赋能、信息惠农的有效之举。去年,全市重点打造的3个益农信息社示范点各具特色:杏虎村以水蜜桃产业为触点,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等专业性服务;九里村以农旅结合为主线,农旅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折柳村以信息发布为支撑,显示屏轮播最新市场信息动态,推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四项”服务水平。全市169个益农信息社累计发送惠农短信240万条,累计服务54.6万人次。

“新质生产力是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就是要将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到现代农业产业。”丹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今年,该市还将新建益农信息社示范点2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3个、大数据应用场景1个。

2024-05-13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08798.html 1 3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改数转”科技满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