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源
今年“五一”假期,酒店再次迎来入住高峰。过去旅客办理入住登记的时候要经过一道“刷脸”认证程序,今年多地则明确酒店入住不再“强制刷脸”。
过去,“刷脸”技术因方便快捷而被广泛应用,手机解锁、移动支付、进入某些公共场所……都有可能需要“刷脸”验证。然而,在我们享受这一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可能出现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可以说,“刷脸”技术的应用有多广,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就有多大。
面部信息作为重要的生物识别信息之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一旦被泄露或滥用,后果不堪设想。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也有明确的规定,如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将包括人脸信息在内的生物识别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2023年8月国家网信办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才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旅客入住酒店不再“强制刷脸”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再“强制刷脸”不应止步于酒店,如银行、车站、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的情况,也不得“强制刷脸”。拒绝不必要的“强制刷脸”需要每个公民提高警觉,意识到安全性是“刷脸”技术应用的首要前提,必须在尊重个人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基础上规范使用。
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目前只是迈出一小步。放眼更长远的未来,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对各类数据收集和技术应用行为进行规范,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用严格的监管来筑牢信息安全的基础。我们也期待技术本身朝着更加安全、透明的方向发展,开发者能主动厘清行为边界,既强化技术应用,也保护用户隐私,在法律和行业规范下采集、使用、存储数据,全力维护信息安全。
(图 盛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