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苏苏 翟进)“师傅,给我称两袋小麻饼,再拿一袋京果粉。”5月4日上午,位于市区贺家弄巷口的市爵禄食品有限公司(原镇江糕点厂)门市摊位前,不断有外地口音的游客前来购买茶食。“前店后坊”的厂区内,迎来了市红旗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他们利用假期学习茶食传统制作技艺。
爵禄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门市摊位的生意比往年“喧腾”,特别是小麻饼、牛奶饼、京江饣齐、京果粉这“四大金刚”的销量噌噌上涨。很多游客根据网络攻略寻到巷口,点名购买镇江传统茶食。厂里及时增派人手加大供应量。
在生产车间的案板前,红旗小学五(9)和五(10)班的三十多名同学跟着糕点厂高年资员工李文弟学做京江饣齐。一团面、一把刀,摘剂子、旋着切三下,略整形,一只京江饣齐就做成了。看着李文弟师傅娴熟的手法,得知今年70岁的他已在厂里干了50多年,同学们一阵惊呼。为了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同学们揉着面团,用模具试做牛奶饼,随后集中送进烤箱。很快,一盘盘牛奶饼新鲜出炉了。“吃着自己做的茶食,真香!”五(9)班同学唐雨涵说。
随着国潮消费的兴起,老字号正在新时代努力与“年轻力”接轨。据介绍,工厂自2021年重新起用沉寂多年的“爵禄”商标,还在一楼新设“京江茶食技艺非遗展示厅”,梳理出“爵禄”非遗老字号发展的“时光轴”、四代非遗传承人,陈列出一批珍贵的模具、裱花嘴等老物件。在市区增设门市部、代销点,使用复古的招牌,要与新的消费群体建立情感体验连接。
记者感言
期待老字号续写青春故事
翟进
除了原镇江糕点厂的传统茶食热销外,这个“五一”假期,市区正东路上飞泉包子店门前的排队等座队伍也没“歇”过,游客慕名前来品尝秧草包、金奖汤包、蟹黄汤包……
在社交网络平台、自媒体发达的当下,游客循着“网线”轻轻松松寻到镇江老字号并获得体验。这些历经时光淘洗的老字号亦不负众望。在贺家弄糕点厂门市摊前,40岁的安徽籍唐先生将小麻饼塞进嘴里:“嗯,是我们小时候的味道,满足了。”
老字号美食是一座城市的“味蕾记忆”。如今伴随着国潮消费的兴起,老字号也在努力转型创新。比如,苏州松鹤楼与网红茶饮店联名推出“松鼠鳜鱼软包”,武汉德华楼新推“樱花豆沙包”。面对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老字号在坚守工匠精神、文化精神的同时,正在转换思路、自我革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老字号的“老”,应当是老百姓的“老”。期待镇江诸多非遗老字号以传统文化为基底,与时代一起奔涌,在岁月中保持匠心和“少年心”,建立更多年轻态的消费触点,续写创新发展的“不老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