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7日
第10版:金融周报

2023年全镇行业销售额达22亿元,约占全国总产销量的40%

农行助力高桥雪地靴“靴行天下”

本报记者 俞佳融

本报通讯员 孙建远

雪地靴是人们冬季出行的必备之选。在这个潮流中,丹徒区高桥镇正悄然崭露头角,被誉为“中国雪地靴之乡”。每当飘雪的季节来临,各大超市和网店热销的雪地靴,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这片神奇的土地。而在繁荣的雪地靴产业背后,农行镇江高桥支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桥镇雪地靴产业的重要支持力量,农行镇江高桥支行通过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让这些企业得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从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截至2023年末,该行累计为高桥镇100余个从事雪地靴生产经营的商户及相关企业及个人提供贷款支持。

高桥镇雪地靴产业的崛起之路充满了艰辛。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规模工厂,这里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雪地靴产业链。农行镇江高桥支行的金融支持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全镇目前拥有裘皮及雪地靴配套企业近400家,电商800多家,年产雪地靴1500万双,带动就业8000 余人,该镇生产的雪地靴远销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高桥镇雪地靴行业销售总额达到了22亿元,相比2022年增幅超过15%,占据全国雪地靴行业总产销量的40%。

每到春节前夕,高桥镇各家鞋厂就迎来全年最忙的时候。漫步工厂,随处可见整装待发的各种货车,前来提货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煞是热闹。走进镇江永乐鞋业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里堆满了整箱待发的各种雪地靴,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抓紧生产。厂长吴法勇今年50多岁,作为该产业的领军人物,他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传统的制鞋技艺。因为手艺好、爱钻研、能吃苦,吴法勇不仅自己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带动周边上百名村民来厂就业,他个人被选为丹徒区人大代表,他所在的公司成为丹徒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今年初,公司从农行镇江高桥支行贷款了500万元。”他说,公司的发展底气更足了。

在农行的支持下,高桥镇雪地靴产业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在设计和品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今,高桥镇已拥有200余件雪地靴外观设计专利,注册了“Donessy”“五峰山”“亚泰雅”“Changjia”等多个自主品牌,拥有省级著名商标2个、市级知名商标6个,并积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农行镇江高桥支行等金融机构的鼎力相助。在以“冰‘靴’奇缘,匠心传承”为主题的第六届高桥镇雪地靴文化节上,该镇发布并展示了16款2023年国内流行式雪地靴,吸引了众多客商与消费者的目光。据悉,这16款流行式雪地靴,60%由高桥本土企业自主设计,标志着“高桥设计”在雪地靴时尚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高桥镇雪地靴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全镇已进驻的10余家重点电商中,农行镇江高桥支行也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助力电商企业快速发展。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模式也在这里蓬勃发展,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全镇已进驻重点电商包括淘宝、天猫、拼多多、乐村淘、贡天下、阿里云、全球蛙等10余家,每年线上销售雪地靴超过800万双。在高桥镇的三只驴网络传媒镇江有限公司直播间,记者看到现场气氛热烈,四周墙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雪地靴,主播正在向观众介绍着该镇生产的雪地靴产品,直播页面上快速刷新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显示着线上订单在持续增加。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去年10月,是一家年轻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就是通过网络直播带货销售雪地靴,产品均来自高桥镇本地的雪地靴工厂,产品从生产制造到包装发货,整套流程衔接紧密,有效控制了成本。“双十一”“双十二”期间生意十分火爆,“除了国内订单,还接到了不少来自国外的订单,每天从早忙到晚。”聊起订单情况,主播的话语中满是喜悦。

一部《靴行天下,从高桥出发》宣传片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雪地靴产业在高桥从默默无闻到“破茧成蝶”,从偏居一隅到网达全国,成为颇具辨识度的地域文化标识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展望未来,随着农行镇江高桥支行等金融机构的持续支持和高桥镇雪地靴产业的不断创新升级,这片神奇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4-03-07 2023年全镇行业销售额达22亿元,约占全国总产销量的40%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9226.html 1 3 农行助力高桥雪地靴“靴行天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