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7日
第08版:法治周刊

传承雷锋精神再显“证”能量

镇江公证无私奉献惠民生

本报通讯员 吴颖 肖晓

本报记者 张驰川

时代变迁、岁月更迭,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和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刚刚过去,镇江公证处全处上下立足本职学习雷锋精神,以“法务先锋 公证为民”服务品牌为精神内核,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以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积极传递“证”能量。

倾情关爱城市守护者

近日,镇江公证处与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市城管执法支队第二党支部、西津渡文化旅游公司、博托公益、一分钟公益团队等单位联合开展“一杯咖啡,温暖守护城市的你”活动,为一线的环卫工人、公安交警、女子巡特勤队员、消防队员赠送咖啡及慰问品,致敬城市守护者。

当日中午,刚吃完午饭的一线环卫工人代表、公安交警代表、一线女子巡特勤队员代表走进伯先公园五卅演讲厅,党员志愿者们为大家端上了热气腾腾的咖啡和香蕉、橘子等水果,为他们送上温暖、表达敬意。

活动期间,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公益感悟,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中来,温暖守护城市的人们。志愿者们还分别用自己的业务领域知识开展咨询,细心解答大家的相关问题,公证员也为大家介绍了高频公证事项和公证运用场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

上门公证为群众解忧

2月下旬的一天,镇江公证处接到来电咨询,来电者王先生称自己家住无锡江阴,父母名下有套房产即将拆迁,但因父母去世后遗产问题并未处理,当地不动产部门要求其先办理继承手续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操作。但因他的奶奶后于其父亲过世,办理继承还需父亲的兄弟姐妹配合办理,其中他的姑姑在镇江居住,也表示愿意配合办理放弃继承的手续,但因其已经80多岁,腿脚也不便,故希望镇江公证处能够提供帮助。

了解情况后,接线公证人员首先将公证所需材料进行告知,提出上门办理放弃继承声明公证的解决方案。考虑到该先生人在外地,便添加其微信,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材料审查减轻当事人负担。因其爷爷、父亲死亡时间都比较久远,有些资料较难获取,经公证人员多次沟通指导后,当事人终于将相关材料整理齐全。

房屋拆迁在即,为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烦心事,公证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其姑姑,确认相关信息后于3月1日进行了上门公证,并在当天加急制证,将公证书当天寄出。一通电话,公证办结全程不跑路,当事人在3月3日收到了公证书后向公证人员表达了感谢。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镇江公证处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公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行公证公益常态化。

近三年,镇江公证处办理公证5万多件,提供法律咨询60余万人次,预防、促进矛盾纠纷化解4000多起,赴医院、养老院、居民家中提供上门服务500余次,开展爱心资助、义务献血、公证讲座等各类公益行动及志愿服务200余场次,提供免费公证咨询万余人次,实施公证法律援助千余次。镇江公证处将继续坚持公证公益属性,担负公证使命责任,秉持“奉献担当”精神当好服务“螺丝钉”,用实际行动书写更多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4-03-07 镇江公证无私奉献惠民生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9208.html 1 3 传承雷锋精神再显“证”能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