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7日
第01版:头版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新春伊始点赞连连

多面锦旗迎春书写“镇合意”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朱辉艳

“春寒料峭东风至”,似乎并不足以表达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句容发电分公司总工程师龚仁明的喜悦心情。“句容市水利局为我们企业提供专业化、全程化、精细化的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用水难题。”于是,他与团队工作人员一番商量后,决定表表心意。

几天后,一面锦旗送到了句容市水利局,“情系企业、鼎力相助、精准服务、担当作为”16字赠言,饱蘸政企深情。

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电厂,承担着重要的发电任务。为了完成江苏省能源保供任务,去年企业发电量较上一年增加约13.2%,用水量也随之提升了11.25%,超出了计划量。

在得知企业需求后,句容市水利局将预留指标转让给华电使用,同时协调丹阳市水利局将剩余的用水量跨区域有偿出让给该企业。此举不仅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同时标志着我市完成了全省首单政府有偿出让预留水权交易、年度全省首单水量最大的区域水权交易,为探索水权交易模式提供了参考。

小锦旗传递大肯定,见证更优营商环境。“感谢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让我们足不出户、一次性就完成了信用修复,省时省心又省力。”润州区官塘桥街道远洋产业园内的一家科技公司也精心准备了锦旗,送到了润州区信用修复服务站。

锦旗里的故事,饱含服务的温度,更透着发展的热度。

为解决信用修复逾期等难题,去年底,润州区以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警新警力”便民惠企合成服务中心为载体,联合区信用办、区市场监管局、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共同创建了润州区信用修复服务站官塘试点,常态化开展线上自助修复政策宣传、现场指导一站式解答,帮企业缩短信用修复时间,减轻企业负担。信用修复服务站自投入运营以来,已帮助48家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

去年以来,我市在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五送五助”民营企业服务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有效化解经营主体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越来越多创新举措、贴心服务涌现,以服务之实促营商环境之优,换来“镇合意”赞声一片。

2月2日,丹徒区辛丰镇东街村村民将一面“贴心服务暖人心,为民排忧显真情”的锦旗送到丹徒区税务局。

原来,一年多前,中建一局收到一份来自税务部门的催缴耕地占用税通知书,税金20余万元。中建一局项目工程部随即协议委托东街村全权处理后续事宜。按照协议要求,东街村缴纳了耕地占用税20余万元,并着手土地复垦工作。2023年10月地块复垦完毕,获得验收合格通知书。但因验收超过时限,东街村被告知:耕地占用税不能退还。

在了解到东街村的困境后,丹徒区税务局主动“应答”,寻找破题办法。在确保“合法性”、提升“合理性”的前提下,当地税务部门深化“枫桥经验”,探索实践,最终成功化解危机,让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从“纸上”落实到了东街村的“账上”,成为营商环境的加分项。

一面面锦旗背后的故事,只是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缩影,越来越多创新举措、贴心服务涌现。去年,我市通过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评选、“镇合意”十佳示范岗创建等活动,不断激发全市上下优环境、强服务的动能,38项改革创新成果先后获省级以上表彰推广,是2022年的3倍之多。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更是经济发展管根本、利长远的核心竞争力。”市营商办主任、发改委主任谈沁磊说,营商环境工作的落脚点在于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我市将立足于此,推出“镇合意”4.0版本,主动开展更便利、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以惠企利民之举、纾困解难之实,为经营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

2024-03-07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新春伊始点赞连连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9142.html 1 3 多面锦旗迎春书写“镇合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