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9日
第01版:头版

贝斯特新材料:

“螺蛳壳”里发力 传播美妙声音

——“强信心 敢创新”梦溪奖获奖企业巡礼九

本报记者 陈志奎

本报通讯员 许开飞 许定星

从耳机到手机,再到平板电脑,在看似不起眼的扬声器里,却集聚着让声音传播更美妙的硬核材料和创新技术。而市场上,每4部安卓手机中就有1部扬声器材料来自镇江贝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贝斯特新材料”)。这家位于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的企业于方寸之间“翩翩起舞”,凭借N’BASS纳米声学增强材料技术在细分市场牢牢占据领先地位。

成立于2017年的贝斯特新材料主营产品为无机纳米材料,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短短几年间就于2022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是得益于其在声学材料领域的领先技术。随着手机智能化迭代升级,功能日益强大,搭载的传感器数量不断增加,但在产品愈发轻薄的发展趋势下,留给扬声器模组的空间持续被压缩。一边是消费者对优质音效的需求日益提升,一边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要保证扬声器的声学质量,两相夹击,这也成为电声行业亟待破解的发展瓶颈。

“研发中主要难点来自声学与材料的跨界。”贝斯特新材料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张磊表示,声学应用本身就是电磁力声的多重转换,研发中心既要考虑材料的声学性能,即材料在不同腔体、不同频率段的声学表现,也要兼顾材料的机械性能。

在指尖大小的空间里聚力创新,可谓难上加难,但贝斯特新材料并没有退缩。张磊介绍,经过艰难攻坚,公司最终成功研制出作为影响扬声器音效重要部件的N’BASS纳米超构材料。“该材料应用于扬声器后腔中,通过精确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在不增加扬声器实际物理体积的前提下,实现虚拟增大扬声器后腔的技术效果,解决了扬声器声学效果与空间不足的矛盾,也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空白,为消费者营造更美好的音频体验。”

凭借独门绝技,贝斯特新材料打破了原先国外企业长期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该公司总经理郭明波表示,这项技术突破也使得相关终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以合理价格获得N’BASS产品供应,有效避免知识产权风险,并且为后续进一步扩大该产品生产规模、应用范围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解决了智能手机中扬声器空间不足与声学性能之间的困扰,N’BASS纳米超构材料也成为微型扬声器中一类关键材料,并在手机市场中成功实现了旗舰机型全渗透,已广泛应用于TWS耳机、NB/Pad、AR/VR等终端产品中。据统计,2023年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0%,营收增长超40%,展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唯精唯一、持续创新是贝斯特新材料的坚定信念,以产品引领、做价值创造者,更是企业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几年,中国新材料新能源市场在新机遇、新技术、新格局驱动下,面临量变向质变的进化。贝斯特新材料深知,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改善技术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才能牢牢把握住新的市场机遇。目前贝斯特新材料在上海、苏州和镇江建立了3个技术研发中心,全力主攻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每年的研发占比就超过10%。

矢志创新的征途上,市科技部门持续突出对企业实施科技项目的支持,鼓励企业以产学研合作形式牵头组织实施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创新环境。这为贝斯特新材料勇攀技术高峰增强了信心和底气。着眼长远,贝斯特新材料持续拓展研发领域。除在N’BASS纳米超构材料倾注心血,企业还积极投身于胶黏剂、复合膜、功能涂层等其他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中心胶、边胶等多款电子胶产品,与N’BASS材料技术平台相互配合后,进一步提升扬声器低频增益效果。该成品在客户端的声学性能、可靠性等多项多轮测试中均有良好表现,目前已实现稳定量产。

“获得梦溪奖是对企业创新研发极大的鼓励,也鞭策我们继续高举科技创新大旗,走好自主创新之路。”该公司总经理郭明波表示,今后企业将继续坚持材料创新与整体解决方案的打造,并与电声产业内的优秀企业携手并进,力争将美好声音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努力成为材料科技领域可信赖、受推崇的品牌企业,为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4-02-09 ——“强信心 敢创新”梦溪奖获奖企业巡礼九 贝斯特新材料: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5858.html 1 3 “螺蛳壳”里发力 传播美妙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