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瑶 乔清
本报记者 张凤春
今年58岁的戴国宏,是句容茅山风景区上杆村村民。多年来,她无怨无悔地照顾身患癌症的公公,任劳任怨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不离不弃地照顾身患尿毒症的丈夫,在当地传为佳话。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家庭的重担,她始终乐观,以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责任。日前,在镇江市2023年第四季度“镇江好人(大爱之星)”评选中,戴国宏入选“孝老爱亲”类“镇江好人”。
1985年,戴国宏与丈夫结婚,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婚后,戴国宏每天早起操持家务,照顾公婆日常起居,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7年,公公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婆婆年纪较大无法照料,丈夫在外打工,照顾公公的责任便落在戴国宏身上。一边是还在上小学的儿子,一边是身患癌症的公公,还有繁重的农田事务,戴国宏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却不敢停歇。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第一件事情是烧水给公公洗手擦脸,然后做早饭,伺候公公吃完早饭再下地干活。由于公公做了食道癌治疗手术,饮食恢复方面需要格外注意,戴国宏每天变着花样给公公做好便于消化的食物,有时把蔬菜、水果、肉食、米饭全都打成流食状,慢慢喂,一顿饭喂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不急不躁。
2000年公公去世,婆婆经受不住打击中风瘫痪在床。戴国宏又开始事无巨细地照顾起婆婆。为了安抚婆婆情绪,戴国宏陪她说话逗她乐。为方便照顾婆婆,她夜里和婆婆睡在一起,每晚起来给婆婆喂两三次水,还要按时换尿片。她就这样不辞劳苦,直到婆婆离世。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戴国宏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邻居问她怎么这么有耐心?她说:“嫁到这个家,就要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的亲爸和亲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我也要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
2011年,一张诊断书打破了戴国宏平静的生活。丈夫由于经常性口干、乏力,前往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对戴国宏来说,丈夫的高额医药费与后续治疗费,仿佛一块大石头压在心上,喘不过气,但她没有退缩,“意外已然发生,生活还要继续。”她坚定地对丈夫说:“这个家换我来支撑,你只要安心养病就好。”
丈夫患病后,家里的经济失去支撑,戴国宏便将家里五亩田出租一部分,剩余一部分田自己种植农作物卖钱和自用。在村干部的帮忙下,她找到一份打扫马路和村委会养老中心卫生的工作。虽然日子很艰难,但她从没叫过一声苦。
一周三次透析,风雨无阻13载,戴国宏每次都要陪着丈夫。有时丈夫因透析过程太久导致身体累疼,她都会轻轻地为丈夫按摩。为了更好地照料丈夫,她还自学了护理知识,一有空就给丈夫双腿做按摩。在丈夫情绪低落时,她总是好言相劝,陪在丈夫身边,给他加油打气。“有缘分做夫妻,就要一辈子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好日子一起过,不好的日子也要一起过,这辈子我不可能把他丢下……”戴国宏说。
平凡显感动,患难见真情。戴国宏平凡的举动,诠释着爱与生活的真谛,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默默地将人间大爱撒播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