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杉 本报通讯员 朱天琦
近日,冷空气影响下的镇江阴雨绵绵。镇江经开区大路镇东北部长江临岸,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丝毫未受冷空气影响。全自动生产线上,机械臂来回挥舞清洁模具,重型AGV小车穿梭其中,一切忙碌而有序。
“目前产线上生产的是海太长江隧道、上海地铁嘉闵线的管片预制构件。”公司总经理何仁清指着身后的“庞然巨物”向记者介绍,“一片片盾构管片独立成型,到项目现场后,它们将被环环相扣,为隧道打造一圈保护屏障。”何仁清说,公司生产的管片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能够为隧道打造安全行车空间。
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何以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供应商?“质”和“智”无疑是标准答案。
何仁清介绍,公司生产的盾构管片均为大直径定制化产品,为每个项目“量体裁衣”,并且盾构管片抗渗与抗震等级都遥遥领先,抗渗等级达到P15(P即抗渗等级),抵抗震烈度7度及以上。同时,智能化生产线为品质与产量双护航。
从开合模到入窑成型,全程智能制造。公司积极创新盾构管片施工工艺,建设了新型盾构管片预制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首次应用重型AGV小车全流程转运,研究和应用模具自动开合、管片自动吊装、三维自动检测、智能温控独立蒸养等多个场景,实现盾构管片预制全流程智能化,有效保障盾构管片质量。
在物联网加持下,产线还实现数字化溯源。何仁清说,每一片管片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在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每一道工序都联网,从钢筋焊接到混凝土浇筑,后续运输、安装,实现全过程可追溯,保证了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全过程追踪。
“智能化生产也让产能得到了保证。”何仁清告诉记者,公司共有两条产线,现在只有一条投产且处于半负荷运行状态,“现在每天可生产42片管片,产线全开后,产能将是现在的5倍以上。”
作为央地合作的成果,中交一公局港发装配智造科技项目于2022年11月动工建设,2023年1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实现一年时间完成建设、投产,预计盾构管片的年生产量将达到21万立方米,年产销售额可达5亿元。
谈及与镇江的缘分,何仁清向记者娓娓道来。“地理优势和政府部门的优质服务让我们安心落地镇江。”他说,基地紧邻长江,可以充分发挥运输优势,降低运输成本,镇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助力基地充分辐射周边。项目落地过程中,镇江政府部门非常给力,提供了便利的进场运输条件,企业得以快速进场、组织施工,手续办理过程中,市国资委等部门“保姆式”服务更是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项目顺应了镇江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我们将全力打造央地合作的典范,发挥股东优势,深度融入镇江‘四群八链’产业体系,发挥好聚行业、富生态、强链条的产业平台。”看着忙碌的产线,何仁清对未来的发展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