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浩 任一鸣 王旻诗)1月29日下午,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六个转变”为主线,以“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新模式为重点,推进执法质效新突破、执法能力新提升。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交通执法改革亮出了“镇江方案”,执法总体工作迈入全省第二方阵,多个单项工作跃升全省“第一方阵”;支队作为全省唯一,在全国交通执法局长培训班上作汇报交流,改革经验被中央编办推介。交通行业治理发起了“镇江冲锋”,全市共查处违法行为9809起,同比增长90.87%,增幅创历史新高。交通运输安全彰显了“镇江效能”,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水上交通保持“四零”目标,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今年,全市交通执法工作将切实做到“六个转变”,即在执法理念上,由管理型执法向服务型执法转变;在执法行为上,由刚性执法为主向刚柔并济转变;在执法方式上,由人工粗放执法向智慧精准执法转变;在执法机制上,由突击性执法为主向长效型执法转变;在执法联动上,由物理联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在执法队伍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在执法方式上,市交通执法支队将加快推进执法新模式建设,全面完成指挥中心升级改造,做强做优做实市、县两级数字化交通执法指挥中心,打造数字化执法“镇江样板”;同时,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形成本地化、可自定义、可配置的线索分发与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交通综合执法由现场执法为主向“现场+非现场”齐头并进过渡。
在执法机制上,狠抓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探索建立镇江特色的货物装载源头监管体系,实现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新突破。摒弃“重车(船)轻企业、重熟悉轻生疏、重简单轻复杂”的单一化执法,实现执法检查种类、对象全覆盖,敏感度高、复杂性案件查处比例明显上升。
在此过程中,今年还将围绕交通运输从业企业、人员的“急难愁盼”,办出更多“出实招、见实效”的惠民实事。建成集水上执法、搜救应急、技能培训、实战演练、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上搜救基地;优化“互联网+审图”平台,试行船舶建造检验“无图报检”;深化船检、安检“两检融合”,推行船员考培、船舶检验一站式服务;启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涉路(S338)服务事实项目,开展“润企筑安”行动,推行“涉企安全生产合规全过程指导”,引导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合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