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焦惟奇 翁志娟
本报记者 张驰川
“以我们的主动作为,及时处置生态环境保护线索,守护青山绿水、文物古迹、红色资源;助力民企增强法治意识、守法经营;关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将人工智能引进司法领域,以数字检察之智助力市域治理之效。”近日,镇江市润州区检察院的干警们在该院“南山蓝”城市山林法治教育基地,与前来交流的四川、广东、内蒙古等地检察同仁及部分行政机关、街道社区干部群众深入交流。该院将党建和“南山蓝”有机整合,在生态环境保护、护航民营经济、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筑牢司法屏障。
畅通“主动脉”,凝聚组织合力
润州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党建和检察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整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业务人才资源,就能更好地开展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
该院以延伸组织“末梢”主动脉为抓手,针对辖区森林覆盖率达32%,京杭大运河与扬子江交汇,山林茂密、水系丰沛、文物古迹暨红色资源丰富的特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线索发现难、获取固定证据难等实际情况,统筹全院资源,以该院民行党支部为基础,跨条线选拔9名骨干,加强“南山蓝”公益诉讼工作专班建设,专责推进相关工作。
检察干警持续深化“山林长+警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聘请行政机关专业人士担任“检察官助理”,深化合作,提高工作质效。已累计收集涉及向航道倾倒垃圾、非法采砂、森林防火等方面线索5类110多条,办理相关案件30多件70余人。
紧扣“主命题”,释放发展动力
润州检察院干警紧扣党建业务融合发展要求,依托党建清单制助力解答护航民营经济“主命题”,通过现场听取涉企犯罪案例解读,理清思路,提升法治意识,完善内控制度规避风险,取得良好成效。
近年来,该院在融入镇江产业强市战略和全市检察机关“镇合意·检先行”专题工作中,制定责任落实清单,持续修订优化工作举措。从辖区西津古渡“救生会”的大爱精神中汲取灵感,打造“津渡护航”品牌,以“走出去送法上门听需求,请进来深入普法强基础,坐下来系统交流定良策”为主线,真切帮助企业厘清困扰、健康发展。
依托“护航现代化、建功新征程”讲百案、进千企、访万家法治宣传行动等,走访民企30余家,与企业家进行6场座谈交流,对收集到的涉及环境保护、虚假诉讼、专利保护等5类40多条意见建议逐条回应,真正进入企业“老娘舅”角色。
锤炼“主力军”,提升履职质效
“校园欺凌如何破解?精准预防怎样落地?《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后,今年润州检察有了哪些新作为?”这是今年润州检察干警的一项重要工作。
该院以老一辈“康乃馨”未检团队为基础,锤炼能动履职“主力军”。新一代未检人挖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内涵,紧扣“精准预防、精心护航、精细治理”深入探索,倾力打造“冰心玉壶”未检品牌。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6+X”护苗工程工作基础上,探索“6+X”检社融合数智系统:创新个别化社会支持体系配置模式,努力解决特殊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问题;创新“6+X”社会支持体系三重履职保护模式,努力解决特殊未成年人保护衔接工作还不顺畅的问题。
据了解,该院还创新“6+X”社会支持体系三重履职监督模式,努力解决特殊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还不到位的问题;创新未成年人保护诉源治理“社会共同体”模式,努力解决特殊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环境治理还不到位的问题。该项目近期荣获2023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