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宁华
业主占用、破坏公共绿地“圈地种菜”,对于小区管理来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丹徒区宜城街道阳光西班牙小区通过“植树认领”一招巧破“顽疾”,赢得业主称赞。日前,记者来到该小区实地探访。
“公共绿地怎么能圈地种菜,占为己有呢?”最早一批入住小区的居民何大爷说到“圈地种菜”时,意见很大。他住在高层,从窗口看出去,一块块菜地就像给小区打的补丁。他指着河边一处坡地对记者说,那边曾是圈地种菜的“重灾区”,不过现在都种上果树了。“我们的物业是动了脑筋的。”何大爷说。
记者顺着何大爷所指方向走过去,虽是寒冬,小区内依然绿草如茵,健身广场上、休闲廊亭中都可见居民锻炼的身影。来到河边,十多株小树苗迎风站立。小区物业经理付彩云介绍,阳光西班牙小区2008年交付使用,现有居民1100多户,常住人口超过5000人。谷阳支河贯穿小区,以往河道两岸常有业主“圈地种菜”,屡禁不止,好好的沿河“风光带”成了“私人农场”。
今年春季,小区物业联合街道、社区、区住建局等单位对“圈地种菜”开展集中整治,清除大小“私家菜地”十余处。同时,物业公司积极筹划,以植树节为契机,在小区内推出“美丽家园共同呵护,我与小树共同成长”主题活动,号召小区业主带小朋友认领小树。认养树木挑选了孩子们最为熟悉的桃、梨等果树,于是“菜地变绿地,农场变果园”。“孩子们既参与了植树活动、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又选定了自己想守护的专属树木,成为挂牌守护责任人,有效提升了孩子们作为社区小主人的责任心和自主性。”付彩云说。为了确保小树健康成长,小区还安排绿化人员定期指导小朋友养护树木。
“小区‘圈地种菜’治理需要多方支持,也需借助巧力。”丹徒区住建局物业管理科副科长李琳说,作为社区管理中的难题,“小区种菜”通常是一轮整治好了,不久又“卷土重来”,而阳光西班牙小区将发力点锁定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调动并发挥业主的主体作用,方法值得借鉴。
现场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得知记者是来了解小区环境治理情况,正在锻炼身体的90岁高龄老人桓成莲喊住记者叮嘱:“‘现在小区美多了,我们越住越舒心’,这话你要写在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