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农商银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农信机构的政治定位,深刻领悟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金融为民,重点发力数字科技、绿色养老、普惠金融等领域,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助推产业强市,做好科技文章
该行紧跟市委、市政府产业强市战略部署,聚力打造“智慧制造城”,加快建设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示范高地,持续深化“三帆两金一甘露”系列举措,加大对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发放更多的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该行与市科技局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共同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临时党小组”,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动”计划,大力推广“苏科贷”“苏创融”“苏质贷”等符合地区科技型企业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主动走访对接区域企业,年内已走访对接569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其中315户企业提供共计31.15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此外,该行成功发放镇江市首笔风力发电项目贷款2700万元及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50万元,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融资业务,加大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全市企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抢抓双碳机遇,做好绿色文章
该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助力扬中“绿色生态岛”建设,2023年首次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将绿色金融视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研究制定绿色信贷管理办法、绿色信贷发展战略规划,着力支持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占比,全面提升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能力。至2022年末,绿色贷款余额7.14亿元,增幅19.8%,超过各项贷款增速7.26个百分点。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将信贷投向划分为鼓励类、支持类、审慎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五大类别,对客户进行差别化授信,创新推出“环保贷”“光伏能源贷”等多款绿色金融产品,已成功发放环保贷4户,余额6895万元;光伏绿色能源贷17户,余额5219万元,着力创新融资渠道、担保方式和服务手段,全力支持扬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服务乡村振兴,做好普惠文章
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金融会议“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要求,树牢“立足地方、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市场定位。坚持向小向下向信用,进一步加大下沉的广度、深度、力度。划分“农区、城区、园区”三大区域,通过整村、整街、整企、整链授信,全力做好评议、授信、签约、用信等工作。紧抓社保卡和新市民两大渠道,累计发放27.52万张社保卡,占全市总发卡数的85%以上,累计已换发三代社保卡16.15万张,在镇江市所有金融机构中率先完成60%换卡率目标任务。聚焦32000个新市民创业就业和生活消费需求,持续扩大金融覆盖面。积极打造场景建设。在推进省联社智慧食堂、智慧校园、工会福利等省级场景建设,及智能充电桩、智慧停车等本地场景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农商苏服办”,强化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深化政银合作,结合人社“就近办”、15分钟医保圈等业务场景建设,探索打造集“村务+商务+政务+行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
践行金融为民,做好养老文章
该行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践行江苏省联社“圆鼎家园”“99+1”孝行文化,持续为老年客群提供丰富便捷的养老金融服务。升级线上适老服务,根据老年人视力特征和操作习惯,推出手机银行关爱版,全面提升老年客户线上金融服务体验满意度。推进适老网点建设,专设老年人客户绿色通道、爱心窗口,升级网点适老化设施配置。延伸服务触角,采用便携式智能服务终端设备;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建立老年群体预约上门服务机制等,为老年客户提供更贴心、更便利的金融服务。此外,做实乡镇结对共建,共同设立爱心慈善基金,定期与乡镇党委政府开展孤寡老人慰问,充分体现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
坚持创新驱动,做好数字文章
该行充分发挥小法人机构“短平快”响应速度优势,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完善战略规划、提升科技能力、深挖数据价值,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转型纳入新三年战略规划,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化开展跨部门、跨职能横向沟通协作。构建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近两年单列计划新招聘科技型人才5人,科技人员占比达2.94%。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开展“数据整合项目”建设,对各类内外部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入仓,配合普惠展业平台,形成“网格化+铁脚板+大数据”的融合展业模式。建立对公客群分析模块和对公客户画像模块,整合企业代发、中间业务、交易流水等各类数据,结合预警系统,对客户进行标签化处理,分析潜在需求,推动公私联动。对全市60强企业、纳税A级等20类对公客群进行画像,已实现全行1.7万户对公结算客户全方位分析,助力业务人员开展精准营销。
(作者系扬中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姜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