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晨飞
本报通讯员 王云苏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学业的必要途径。“双减”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使其更具科学性、综合性、趣味性?近日,记者从润州区实验小学了解到,该校立足教学实情和学生学习现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加强作业的“管”与“理”,全面提升作业的育人功能。
操场上,学生们在跑步、跳绳、踢足球;体育馆内,大家挥舞着乒乓球拍、羽毛球拍;教室内外,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正在开展。虽然是下午4时多的课后服务时间,但全校学生个个玩得十分开心。原来,当天是润州实小每月一次的“无作业日”。当天,课后服务时间由学生自主规划,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籍、参加体艺活动等,充分享受自主安排时间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今年以来,润州实小改革作业类型,让作业形式多样化。学校对作业类型进行顶层设计,确定“三种类型作业”,即常规作业、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确定“三个时段作业”,即日常作业、周末作业和假日作业。形成“两个层次作业”,即必做题和选做题,从种类、时段和层次等进行设计,保证对于作业有“量”的训练、有“质”的提升。
该校立足实践,开发校本作业。融合性作业让综合素养有提高,语文学科组开发了课本剧表演创新实践作业,既夯实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又做到了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班班有剧,人人精彩”的良好氛围。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润州实小以“作业与课堂一体”的思路,同构作业与学习的过程,规定课堂15分钟左右时间为当堂作业时间,80%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以基础类、提高类、挑战类等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作业讲评时,学校通过开展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协评等方式,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通过积分奖励、作业展评、“作业达人”评选、“书写模范”评选等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内生动力。学校延时服务采取“每班一导师”的管理模式,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辅导,面批面改,及时补弱。
润州实小校长靳钟琦介绍,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还抓好课堂主阵地,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上聚焦目标任务,开展深度学习。教学中准确把握作业时机,对有难度的问题及时点拨学生,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让“好作业”与“好课堂”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