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力
见习记者 胡安琪
有人说,他们是坠落人间的天使。
有人说,他们是赛场上的“王者”。
也许是命运和他们开了一场天大的玩笑。很小的时候,他们便跌进了无声的世界。无声的世界,能不能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呢?李昂和他的无人机团队的故事,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生动的答案。
心中有梦,未来可期
从沭阳到镇江,乘坐大巴,也就三个小时的车程。对于镇江市特教中心高三年级的张悦同学来说,这是一条寻梦之路。整整三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她一次次地在这条路上来回往返。
同样奔波在这条寻梦之路上的,还有这所学校高二年级的张天赐同学。他的家在宿迁市泗洪县,隔着张悦所在的村子,不过120公里的距离。
每个星期四的下午,镇江市特教中心无人机培训课都会准时开课。课堂上的孩子,有着和张悦、张天赐同样的遭遇。为他们授课的李昂老师也是一位听障人士。但他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孩子们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标杆。求学期间,李昂曾一举夺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今年5月,他又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博爱塑魂奖”的殊荣。作为“江苏省自强模范”的李昂,还设立了“李昂视觉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昂用手语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们普及科技知识,他在学校的支持下,自学无人机的理论及操作,此后申请了无人机进阶培训,并通过了无人机驾照的考试。孩子们知道后很感兴趣,很想学习无人机飞行。2022年9月,无人机课正式开课,孩子们特别高兴,他们就这样加入了学习与训练。
训练是枯燥而乏味的。拿起,起飞,放下,用手语沟通,再拿起,再起飞,再放下……仅仅是这么一组简单的动作,队员们在训练过程中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由于听不到声音,他们就需要通过眼睛不断地跟随无人机进行判断和调整,久而久之,眼干、手痛成了队员们的“通病”。
李昂一再告诉学员们,再辛苦,也要坚持住。只要心中有梦想,未来就能精彩可期。
为了梦想,决不放弃
越障打击、无人机组装等是无人机培训班开设的具体科目。飞行器失去控制,无法理解比赛规则,战术技巧不娴熟……学员们沮丧过,哭过,甚至想过放弃,但一次次跌倒之后,他们依然微笑着站在训练场上。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努力,哪能成功?必须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才能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闪耀出熠熠光华。
今年暑期,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在重庆举行。这项赛事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张悦、张天赐通过江苏省的选拔赛,走上了这个光华夺目的舞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余名选手同台竞技。而他们是2532支参赛队里的唯一一支残障学生代表队。为此,李昂放弃了每周周末与暑假休息的时间,加强对队员的指导和训练,并请来几名有比赛经验的飞行教员加入训练营,以提高队员的技巧和水平。
张悦、张天赐参加的是越障打击项目比赛。最终经过激烈角逐,他们双双获得该项目的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他们的笑容比绽开的花朵还要美丽。
“参加这次比赛,既紧张又兴奋。比赛开阔了视野,磨炼了意志,同时也从高水平选手身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受益匪浅。”张天赐用手语如此表述获奖后的感受。
美丽青春,无数可能
获得大赛一等奖后,张悦、张天赐第一时间将这一喜讯与家人分享。一路走来,家人为他们付出的艰辛,他们始终铭记于心。
“比赛结束后,结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张悦就发信息给我,说可能会得奖。当时我还让她不要抱太大希望。后来她再次发信息给我,说得到一等奖,我简直不敢相信,心里非常高兴。”谈起当时的内心感受,张悦的母亲李春艳眼角噙着泪花。
“张天赐从小是我和他奶奶带大的,他爸爸妈妈都不能说话。张天赐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的梦想。”张天赐的爷爷张崇运内心涌动着骄傲和自豪。
美丽的青春有着无数的可能。如今的张悦正在积极备战来年的高考,张天赐也在为即将升入高三做紧张的课业准备。课余,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无人机训练。无人机就像翅膀,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一起飞翔。张悦的梦想是考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张天赐的梦想则是成为和李昂一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