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蓉蓉 梅永生
本报记者 栾继业
初冬的一个中午课休时间,市江滨实验小学江水文化科普馆内热闹非凡,五(3)班学生黎俊希和他的同学,正各自带着几位低年级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学习科普知识。在水的奥秘互动体验区,学生们按动按钮,感受着水的虹吸、电解、毛细等现象;在污水处理互动体验区,学生们了解到取水、过滤、沉淀的全过程;在节水知识抢答互动体验区,学生们争相答题,分享节水知识点……
江滨实小校长王芳介绍,江水文化科普馆投资220余万元,于2021年9月建成开放,分为水文化、护水之邦、节水之策以及镇江水韵等展区,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声、光、电科技互动形式,打造一个格调高雅、寓教于乐的展示场馆。目前,该馆已发展成为镇江市青少年科学教育中心、市节水教育基地,前来参观体验的学生已超过7000人次。
江滨实小现有江滨和润阳两个校区,在校学生1650人。“双减”新政实施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借助“校内场馆、研学社团、特色活动”等方式,以水为媒,以馆为核,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答好“科学教育加法”问卷。近日,学校“以水为媒,以馆为核,实现科学教育三个‘全覆盖’”课题,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双减”工作中科学教育典型案例。
打造江水文化科普特色场馆,实现学生互动体验全覆盖。科普馆在中午及课后服务时间全面开放,学生自主讲解、合作互动体验。场馆建成两年多来,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体验互动,并在其中形成常态化科普小实验研究课堂,由高年级的学生带动低中年级学生参与学习研究,参加活动学生实现100%全覆盖。学校还以校内科普馆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校外场馆联系共建,将学校周边的滨江风光带、湿地公园、江豚保护馆等,作为学生校外科学探究拓展的实践空间。定期邀请水利专家、高校教授、民间学者等走进学校,参与指导学生的科学教育活动,形成校内外资源的有效对接。
构建特色主题科学课程图谱,实现学生社团参与全覆盖。学校立足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滨江文化”为校本特色内容,构建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参加的主题学习活动课程图谱。成立了46个特色学生社团,各科教师将科学知识与技能渗透在各个社团的活动中,学科教师全部参与学校特色主题科学课程的实践,学生社团参加活动实现100%全覆盖。两年多来,该校学生参与江苏省“金钥匙”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创想画、小学生创造发明以及省市消防绘画大赛等活动,累计有100多人次获得省市特等奖、一等奖,校长王芳连续4年被评为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
目前,江滨实小形成四大主题学习活动范式,实现学生科普实践全覆盖。学校立足特色科学课程,设计了“话说长江”主题寻访、“长江小哨兵”主题实践、“滨江文创”主题展评、“惜水护江”主题体验等学习活动范式,通过寻访、合作、研究、实验等活动形式,以研究性学习报告、科学小创作、科学小论文等物化成果呈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在学校承办的镇江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展出江滨学子的科技小发明、科学小成果、科学幻想画等一系列成果。参与科普实践、参加成果展出的学生实现100%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