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章飞彪)坚持“个个惠及,人人出彩”的理念,近年来,丹阳融合教育打出组合拳,迈出新步伐,逐步从“数量扩大”转向“质量提升”,从“自由生长”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联动”转向“创新驱动”。
联建联动,绘制融合教育“结构树”。完善组织架构,丹阳市级层面构建“1+3+3”工作体系:“1”是特殊教育工作小组;“3”是指特殊儿童入学评估鉴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融合教育推进委员会;“3”是由区域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融合教育集团和普、特成员学校组成的三级联动实践共同体。成体系的多元管理、无缝衔接,有效保障了全市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入学发现、信息上报、诊断评估、转衔安置和个别化支持。
攥指成拳,集成融合教育“动力源”。打破学校壁垒,以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联合42所普通学校,组成丹阳市融合教育集团,下设学前部、小学部、中学部3个融合教育共同体,全面推进融合教育。面向学生发展,从“学涯”转衔到“生涯”,打造“1+6”协同育人模式,整合多方资源,破除封闭教育环境,帮助学生融入社会。“1”是指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在目标设定、课程建设、教学设计、组织服务、资源协调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6”是指能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的家庭、社区、普校、职校(企业)、医疗(康复)机构、劳动实践基地。
能效升级,聚焦融合教育“微服务”。加快推进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向特需学生发展支持中心的转型升级,为特需儿童发展提供专业服务。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着力打造适合每个特需儿童的课程体系,为他们提供个别化的功能性课程和潜能开发课程。科学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实施“一人一案”,为特需学生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助力特需儿童健康成长。幼儿园专门为特需儿童成立“1+1+1”导师帮扶小组,即由1名生活导师、1名融合导师和1名康复导师(具备康复师资格的老师)组成的团队,通过每月一次家访、一次交流、一次反馈和一次导师团队集体教研的“四个一”帮扶活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