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贾思振 蒋鸣明 笪俊杰
本报记者 谭艺婷
近日,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专门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发来贺信,祝贺该校老师谭晓燕被瓦努阿图共和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农畜林渔及生物安全部联合授予“中国农业科技传播优秀使者”称号。
1965年出生的谭晓燕,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的研究员、教授,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的援外特聘讲师,多次承担海外班培训任务。她三次赴大洋洲瓦努阿图共和国开展蔬菜种植培训,作为培训教师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谭晓燕“理实一体”全英文授课,倾情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并取得可喜成果,受到多方好评。
远涉重洋 初战告捷
2018年10月下旬,谭晓燕应邀第一次赴瓦努阿图,为该国的农业管理人员、蔬菜技术员培训蔬菜种植技术。瓦努阿图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四面环海,由83个岛屿(其中68个岛屿有人居住)组成。岛上绝大部分物资都靠进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医疗条件更是匮乏。“路途需2天,历经约30小时的飞行,特别是从斐济到瓦努阿图,只能乘坐螺旋桨小飞机在南太平洋上空穿越。坐在连身高1.6米的乘客都无法直起身的机舱里,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发动机声音,飞行中常会碰到大气流,剧烈持续的颠簸让不少乘客心惊胆战。”谭晓燕说。
到了瓦努阿图后,出现在谭晓燕眼前的是杂草丛生的土地。一切从零开始,从整地、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从劳动工具的准备到如何使用,她采用课堂讲授、现场示范的方式,边教边做,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她每天都要顶着37℃的高温,“手把手”地在实训基地里教学员。周末学员们都休息了,但为了确保菜苗能成活,谭晓燕常常一个人下地干农活。一次,她的小腿不慎被树桩划破了,在40℃的高温下,在成群的蚊虫叮咬下,伤口处部分肌肉开始发炎腐烂。当地缺医少药,手机也没有信号,整夜发烧让她彻夜难眠。谭晓燕一边采用土办法治疗,一边坚持按时确保培训的每一个步骤,终于成功培育出了蔬菜壮苗,并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爱心”浇灌 瓜果满园
2019年10月22日,谭晓燕应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的邀请,再次飞越南太平洋,到瓦努阿图开展蔬菜技术培训工作。当时正值瓦努阿图刚发生过6.8级地震,家人非常担心她的安全,纷纷劝说她不要前往。但瓦努阿图的农业现状、热情的当地土著人对农业技术的渴求,尤其是那些孩子们一边啃着她教会并种出来的甜玉米、黄瓜,一边对她露出天真可爱的笑脸……在挥之不去的牵挂下,谭晓燕毅然决定再次飞往瓦努阿图。
针对学员们参差不齐的文化程度和专业背景,谭晓燕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在实训基地耐心教授示范、倾情传授自己的发明专利技术,推广应用中国农耕文化“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生草覆盖畦面等技术,让瓦努阿图学员对蔬菜生产和丰收充满了希望。
在“爱心”的持续浇灌下,基地里原本病弱的小菜苗逐渐变得翠绿茁壮,杂草荒芜的地块变成了美丽的菜园,到处可见黄瓜、西葫芦、甜玉米、菜心等蔬菜……中国的农耕技术彻底打破了“瓦努阿图不能种也种不好许多蔬菜品种”的传言。
“全优”评价 变废为宝
10月13日-23日,谭晓燕第三次应邀赴瓦努阿图,主要传授食用菌生产技术。她带去自制的蘑菇样本和教具,开展生动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学员们热情高涨,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思考提问题。谭晓燕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耐心地指导并不断鼓励学员。她讲授的“中国传统的香菇砍花法、平菇段木栽培法、野生草种植食用菌后的循环利用技术”等,让学员们如饥似渴地沉浸在知识的“宝库”中。瓦努阿图学员们都喜欢听她讲的课,常常教室被挤得爆满,甚至连地上都坐满了学员,参训的三期学员给她的评价均是“全优”。学员爱丽斯在评价中写道:“我喜欢谭老师的课和她的教学方法,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特别喜欢蘑菇种植技术,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发展蘑菇种植。”学员汤姆森给予的评价是:“谭老师的课堂形象生动,讲解清楚,对学员非常耐心并且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