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良龙 王竹华
近日,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组织22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镇江新区姚桥镇千年古村——华山村,开展大学生保护历史文化、共创美好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两位老者向大学生志愿者介绍华山村历史文化保护情况,指导他们打扫华山村184号华山畿民俗馆,重描华山银杏树碑、华山村“禹王井”碑等4块碑文,让大学生志愿者对华山古村的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并激发了大家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这两位老人是“镇江好人”、79岁的杨俊达和他的搭档、85岁的解小祥。多年来,两人一直默默地为守护华山村历史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年前,杨俊达不幸罹患帕金森病,尽管双手特别是双腿抖得厉害,但他没有丝毫懈怠,仍为保护古村落发声奔走。
华山村是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传统古村落,素有“江南第一古村”美誉。“这块碑身上有‘董其昌’名字,表明此碑或碑额与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有一定渊源关系……”尽管双腿站立困难,杨俊达仍手拄拐杖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向大学生志愿者讲解《邑侯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令在场大学生肃然起敬。
此碑浸在池塘中做“捶衣板”数十年,前些年池塘干涸时,被村民抬至村委会对面。回到华山村省亲的耄耋老人、苏州书法家张大华偶然得知碑额风化破碎,捐款2000元用于抢修。石雕艺人肖春荣用了5天工夫终于将风化后破碎成16块的碎石,重新拼合成一个整碑。其间,杨俊达多方奔走,促成各方一致同意对古碑进行保护。
退休多年的杨俊达是华山村人,虽然住在镇江城区,但一直心系家乡发展。2004年,专家对于保护华山古村的呼吁引起了他的关注。杨俊达多次赴实地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下了“谁来保护老祖宗遗留的珍贵遗产?”系列网帖,发表在镇江金山网上,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在各方热心人士、各大媒体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部门将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了使外界对华山村有更深的了解,杨俊达又花了不少时间,画出了“华山村历史原貌图”草图,为宣传华山村起了很大作用。守护华山古村过程中,杨俊达及时追回被群众拿走的华山古井木栏,制止他人破坏原貌,保护了梁祝故事原型——华山畿碑。在华山村干部群众和他的共同努力下,华山村于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镇江市政府把华山村作为全市5条旅游线路中的一条——乡村旅游进行开发。
针对历史文化古村华山村资料缺失的状况,杨俊达花了大量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先后和杨国平、鞠永平编著了《华山畿揽胜》《华山畿的故事与传说》和《华山村革命斗争故事》3本较为完整的资料丛书,其中,《华山村革命斗争故事》记录了华山村的热血青年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杨俊达说,他的父亲参加过新四军,书中记载了6位烈士和10多位幸存老英雄的故事,有些老战士是他父亲的战友,他们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杨俊达不仅个人守护华山古村,还邀请多位专家及各界人士参与保护,如邀请著名书法家曹秉峰书写华山畿墓碑,邀请国家一级作家庐山、镇江博物馆考古专家肖梦龙前往考察,对指导华山村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同时邀请镇江国画院的专业人员,画出了旅游景点开发示意图,对领导及群众深入了解华山村起到一定作用。
杨俊达还向华山村捐赠上万元,用于建立华山振华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每年都会奖励华山村的优秀学子,激励他们上进。
自退休以来,杨俊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镇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先后获评镇江市第四届“百佳文明市民”、“镇江好人”、镇江市优秀群众文化辅导员等荣誉。
谈及带病奔波于文保一线,杨俊达说,这是他作为一名党员和社会志愿者应该做的,他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持续不断推进华山古村保护和开发,让沉睡多年的古村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