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黄伟
发展环境是城市竞争力所在,推进产业强市更需要优良的环境。对标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我市开展三季度营商环境“体检”,共收到有效问卷1598份,全市营商环境满意率99.4%,与二季度相比,提升了0.6个百分点,其中非常满意比例达到70.7%,14项指标平均满意率保持在96%,同时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1条。
一份报告、一组数字背后,蕴藏着变革的决心。“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作为投资‘风向标’的作用愈发显著,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晴雨表’。”市发改委副主任石子刚说,在营商环境建设的竞逐赛道上,如何更好满足经营主体的期待,是一个重要课题,而破题之举是找出痛点堵点,“颗粒化”改进。
今年以来,我市在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五送五助”民营企业服务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有效化解经营主体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三季度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座谈会上,营商环境监督员聚焦各行业领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政务服务、行政执法、涉企服务、城市宣传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0条,已全部交办各地各部门,其中镇江新区日丰管项目电力外线接入工程当天即明确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各部门主动作为,涌现出一批亮点工作。其中,市政务办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重要发力点,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评标专家“免介质”电子签名试点,全力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市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处长徐开元介绍,今年以来,市、区一体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落地,充分发挥了数字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便利经营主体、促进安全交易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公共资源交易特点,我们制定推广应用方案,全面梳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包括交易工具使用费、CA锁办理、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等18个场景。目前,我市数字人民币应用已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覆盖。”
市市场监管局主动承接全省登记注册基础业务培训,新增知识产权贯标备案企业数量已完成全年目标,公平竞争审查“三书”制度得到省领导肯定;市商务局、镇江海关深入推进“镇江智慧水运口岸”平台建设,开展“直装直提”业务298票,货值209亿元;市税务局留抵退税办理时长压缩至1.48天,非接触式办理率提升至98.87%……环节少了,服务多了,效率高了,镇江用营商环境之优,增信心之强,促发展之进。
创新赋能“镇合意”,优化营商环境“加速跑”。“体检报告”同时显示,按照创新成果认定标准,今年我市累计14项创新工作获省级以上部门初步认可。其中三季度新增5项,分别是我市联合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长三角区域跨区域监管合作获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表扬,我市2022年企业年报公示率全省前列获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表扬,市中级人民法院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市2022年度开发区转型升级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质量评价办法被省人社厅在全省推广。
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分析,新出炉的三季度“体检报告”,主要是对标省评指标开展的监测,为我市现阶段营商环境提供客观有力的评价和描述。同时,深入挖掘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企业需求,并与上一轮“体检”对比,及时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指标分值来看,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和优化的同时,新的矛盾和难点也从不同方面显露出来,还需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各领域的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