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
第12版:春江潮

走进冰壶书屋

□ 余 峰

初秋的早晨,天下着蒙蒙细雨,我独自一人来到市区一条宁静的小巷,来到小巷深处父母亲曾经生活居住过的家。房子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已显破旧,父亲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书斋,他起名为“冰壶书屋”,取自唐代诗人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诗句。

走进冰壶书屋,一排书橱、一张书桌、一台电脑、几张椅子摆放有序,这里就是当年父亲生活的中心和精神家园。二十多个春秋,父亲在这间简陋的书屋里泛舟学海,博览群书,潜心著述,笔耕不辍,撰写出版了多部理论专著,200余万字,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的专著还荣获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和全国优秀论文成果奖,专著中的很多文章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报刊文摘》《党的建设》《党的生活》《群众》等报刊发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担任地市领导工作时就潜心党建理论研究,撰写了许多党建方面的文章。1987年父亲倡议成立了地市级党风党纪研究会,开展党风党纪理论研究,成为全国第一家党风党纪理论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父亲在为官生涯中,见过官场中的许多官,有清官、好官,也有无德、缺德的官。一个地方,官好,官风好,官场必然好;如果官孬,官风坏,官场必然腐败。父亲深感为官者重官德、守官德、有官德的重要,他以自己敏锐的目光和独到的见解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官德乃官之魂”这一鲜明论题,这是父亲在廉政建设方面的一个鲜明创造。

父亲认为,一个官员如果丢失了官德,也就丢掉了官之魂,变成了缺德的官。2001年,父亲撰写的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官德感言》和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谈官德》两部专著相继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2002年,省杂文学会专门在镇江召开父亲专著研讨会,来自省内的四十余名专家和学者到会进行认真热烈的研讨。省杂文学会会长金陵客称赞父亲两部专著“具有显著的思想特色,没有一段不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没有一句不是表述自己独特见解,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富有真知灼见的肺腑之言,也是反对官场某些丑恶现象的扛鼎之作。专著以语丝的形式出现,表述的却是反腐倡廉的大主题,读之犹如清风徐来,正气拂面,有一种灵魂净化之感”。

南京大学一位知名教授感慨地说:“如果我们的各级干部能将《谈官德》和《官德感言》当作枕边书,朝夕诵读,则百姓幸矣,天下幸矣”。对于官德,父亲在专著中有许多精辟、经典的表述和认知,如“官德是为官从政者德行的综合反映”,“官德是做人、报国、为民的必备素质”,“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可一日无德”,“难耐清贫莫为官”,“德不高何以为官”,“好人不一定都做官,做官一定要是好人”等等。父亲专著思想深邃,观点鲜明,富有哲理,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是感性认识的升华。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说:“医有医德,师有师德,做官也应有官德,没有官德,即使混入官场,也是一名丑角,演出的也是一场闹剧”。

父亲在官四十年,对官德的研究从未停止,官德二字始终是他在官言官的话题。2012年他又撰写了《在官言官四十年》一书,在书中父亲直言官场,直言官德,以真情言官,用真话言官,为官场建言,也为官场进谏言。《在官言官四十年》所言,皆是真言,也是良言,没有妄言,没有谎言,完全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出于一个为官者自己的良心,在官言官成了父亲心中挥之不去的一种社会责任,他为官场留下了一份真实的记录,一份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在父亲的专著中,关于官德的专著是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堪称专著中的经典。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丹心一片颂官德”,做人做官的风骨和风采一直在激励教育着我们,每次拜读父亲的专著都有不一样的感悟。父亲在专著中歌颂真善美不惜笔墨,鞭挞假丑恶针针见血,从父亲专著中我读出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洞察力,敢于直言,为民呐喊的“拳拳公仆心”。

父亲将他在官四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化作了对官德的研究,奉献给了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父亲专著中的话语像一面镜子,从中照见了父亲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也照见了众多为官者的灵魂,父亲专著的背后是他多年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理性思考和辛勤的付出。只有经历世事,安于内心的智者,才能写出如此之作。

用细腻的笔触记述时代,用犀利的语法书写现实,是父亲研究官德,撰写官德的初衷。官德从何而来,我在父亲的专著中找到了答案:一靠修养,二靠建设,三靠自律。

愿天下为官者皆重官德,是父亲多年对官德研究捧出的寸草之心。

2023-11-03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0877.html 1 3 走进冰壶书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