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晓明 陆 路
《翻天覆地的人》《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生活的赞歌》《长江万里》《闻捷诗选》等一本本诗集、文选,一帧帧新老照片和诸多实物及生动的文字介绍,还有书柜中陈列的近千本各类文学书刊等。这是近日,我们走进“闻捷诗歌馆”时的所见所闻。
坐落在丹徒区高资街道水台村社区的“闻捷诗歌馆”,绿树环抱、碧波荡漾的大干水库与之相伴。600多平方米的馆舍,古朴典雅,环境清幽。轻步踏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闻捷先生身着西服的半身塑像,文静的脸庞上架着一副眼镜,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视着前方。
我们边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边驻足观看展板上的一段段文字和图片。上面记录了这位杰出诗人的全部人生轨迹。
丹徒区高资巫岗村是诗人的故乡,其4岁丧父,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带大,5岁入私塾,后在高资读小学。为帮母亲减轻生活负担,14岁时去南京一家煤栈当学徒。贫困的生活和艰辛的劳动,历练了他善良诚实,正直豪爽和刚正不阿的性格。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刚15岁的闻捷,受爱国思想影响,怀揣一腔热血,瞒着家人,只身前往武汉,毅然参加了由我党领导的抗敌演剧四队,日夜奔波于江汉大地和战区部队,宣传演出,唤起军民抗日救亡的高涨热情和誓死抗战到底的坚定信心。在革命队伍中,受到先进思想的感染和共产党人的教育,他有了人生闪亮的目标和理想。1938年,地下党组织秘密吸收其为中共党员,从此他成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1940年,闻捷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来到他心中向往的延安。先入陕北公学学习,1941年6月,在西北文工团从事剧本写作和演出,1945年党组织分配其担任《边区群众报》的记者和采编组组长。
数年之中,延安清凉山窑洞中的油灯下;陕北的深山沟壑之中;边区乡村风雨交加的泥泞山路上;延河两岸、黄河之滨及战火硝烟的战场上。随时可见着他那不知疲倦、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奔波、走访、思考、写作的身影。用笔杆做刀枪,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战斗檄文,成为鼓舞和激励广大军民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战斗号角。从此,他也成为当时边区政府和广大民众及八路军官兵最为熟悉和爱戴的一位优秀新闻战士。
听着讲解员的细细解说,我们了解了这位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文艺战士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十年峥嵘岁月中的学习、工作、历练、成长,进而成为一位受人敬重的杰出诗人的不平凡经历。
1950年春,闻捷随部队进军新疆,1952年在担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期间,在极为艰苦和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他身先士卒,深入边疆少数民族牧民村庄,走访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边民疾苦,与哈族、维族群众结下深厚友谊,收集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呕心沥血,奋笔疾书,编发了大量有关少数民族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勤奋劳动的通讯报道。
他的作品反映了各族群众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深厚感情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并创作了解放以后我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火热的劳动生活和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的长篇抒情诗集《天山牧歌》,迅速流传大江南北,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在馆舍的展柜中,我见到《翻天覆地的人》《第一声春雷》《天山牧歌》《复仇的焰火》和《我思念北京》《非洲的火炬》等数十本闻捷先生生前撰写的诗词文集。还记得我在上中学时和工作后,曾经阅读过闻捷先生发表在报刊上的《长江万里》诗集的几个片段,这次又重温了一遍,感悟至深。这部诗集是60年前,闻捷先生风尘仆仆奔走在丹徒大地体验生活后,创作的长篇抒情史诗。
这位才华出众的当代诗人,一生所作的一首首诗歌,诗境优美,格调高亢,感情细腻,题材广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感人的生活情趣。
他的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旋律,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