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第06版:教育

丹阳:从“协同”交汇点走向“育人”核心区

本报讯(章飞彪)丹阳市自启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以来,全面加强“落地式家长学校”建设,坚持顶层设计,通过系统的机制牵引、专业的队伍打造、高效的资源整合、完善的支持保障,推动工作向高攀登、向新发展。

坚持高位引领,强化统筹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丹阳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配套文件10份。联合部委办局,协同育人:发挥教育局、妇联“双主体”作用,定期会商沟通,统筹推进;联合公安、妇联成立“蒲公英之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卫健委建立医教协同机制,共建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联合体;建立市、校两级考核激励体系,强化督导,保障协同育人落地见效。

以全市各教育集团为单位,依托省级课题、内涵项目、专家工作站、专项培训班、实践共同体、成长工作坊等载体,打造协同育人教研队伍。开展线上自主式学习和线下体验式集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家庭教育讲师、班主任团队、心育骨干教师、家庭心育师4支队伍,以专带兼、以点带面,辐射区域。

充分挖掘、整合家长、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内生、家长参与、社会协同三级联动,构建了“家·校”“校·社”“家·社”协同育人服务体系。聚焦家教热点、难点,组织“送教进校”,开展“点单式培训”“个案式问诊”千余场,服务家长累计达100余万人次,实现了家教能力培养的全员化参与、个别化指导、常态化交流、序列化提升。

划拨专项经费,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投入300余万元,完成线上线下双向培训通道建设,初步形成“1122”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线上,开发“丹阳心育”小程序1个,研发共计628学时的“家庭心育师培养”课程1门;线下,建成“青少年成长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2所,编印《丹阳市家庭教育读本》《团体心理辅导家长感悟》读本2套。

2023-10-26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9519.html 1 3 丹阳:从“协同”交汇点走向“育人”核心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