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吴菲菲 本报记者 翟进
“普法讲座接地气、听得懂,以后遇到实际问题也能心中有数。”
“普法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相信法治的光芒能一直伴随、护航他们健康成长。”
“‘镜园’法文化中心设计具有巧思,普法载体形式丰富,希望这样的参观活动能多一点。”……这些都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辖区群众接受普法教育后的真实感受。
今年以来,镇江经开区法院积极探索“党建+普法”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与法治教育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开展普法活动,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镜园”成为法治教育实境课堂
9月15日上午,瀚瑞资产子公司党支部党员走进经开区法院,参观“镜园”法文化中心,在细雨绵绵中接受法治熏陶。
“镜园”法文化中心是“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建有一池、二石、三友窗、四雕塑、五镜台、六廉壁、七碑林、八和风、九法井、十二生肖柱等法文化景观。近五年来,累计接待党员干部参观5000余人次。经开区法院以这一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为载体,积极探索“党建+普法”新路径,更好发挥普法教育职能作用,使来访人员“沉浸式”体验法院文化,在文化之旅中耳濡目染接受法治教育。
经开区法院重点用好用活线下空间,将普法宣传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结对共建等相结合,依托“镜园”法文化中心开展旁听庭审、模拟法庭、普法讲座等活动,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让普法强基工作动起来、实起来、深起来、活起来。
同时,经开区法院发挥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媒介作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利用网络平台常态化开展“六稳”“六保”凌晨集中执行直播,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阳光司法,让普法效果在司法公开中不断升级。
党员先锋队“六进”普法释法
“同学们,有什么法律问题想要提问吗?”日前,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陈萍萍来到镇江新区第一外国语附属小学,与孩子们积极互动,寓教于乐间普及法律知识。
陈萍萍是经开区法院普法队伍中的一员。该院充分发挥党员普法先锋作用,建立了一支由党员法官、党员调解员、退休党员干部等组成的党员普法先锋队,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组织党员普法先锋队赴企业、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六进”普法活动,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现场答疑解惑,使普法释法工作走向街头巷尾、深入基层一线。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发放诉讼服务指南、以案释法等宣传手册近千份。
针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党员普法先锋队分层分类开展普法宣传,为辖区妇女群众送去暖心的妇女权益保障宣传讲座,为乡镇干部、“法律明白人”讲授《民法典》相关知识,“法治副校长”讲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同时,通过会前学法和集中学法,法官干警们开展自我学习,提高队伍素质,以点带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
5月底,经开区法院丁卯法庭发挥“党建+”纠纷调处作用,向一对不愿抚养孩子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并整合社区党组织、街道残联、妇联等力量,对其进行法治教育,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7月12日,经开区法院平昌法庭利用新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末梢疏通工程”,把巡回法庭开在居民身边,拓宽农村法治宣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通过一件件具体生动的案例、一句句细致入微的分析、一遍遍语重心长的讲解,经开区法院聚焦定向普法,把释法工作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通过共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推进巡回审判工作,强化司法建议管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