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毕波 史珂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久久为功。”“紧紧围绕‘10月底全面见效’,持续加大整治力度。”10月11日,全市村庄垃圾清理整治全面见效推进会议召开,围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会上传达了《关于开展“三联四治五美”推动村庄环境常态长效整治的意见》,吹响了打好在四季度必将见成效的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这场“硬仗”的号角。
开展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既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要求,也是学习践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要求的具体落实,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提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新提升”要求的重要体现。
今年7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42次部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市、区党政领导现场督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78次。各市、区持续围绕“八无”工作标准,紧盯“两部”“四沿”“五旁”“六地块”等区域,大力开展村庄垃圾清理固本提升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市累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约30万人次,累计清理各类农村积存垃圾8.6万吨,清理河塘12836口,沟渠5630.9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为巩固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整治成效,瞄准“10月底全面见效”和年底通过省级综合评估的目标、确保村庄环境问题不反弹、不回潮,市及各市、区督查组持续开展高频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共督查交办问题2732个,完成整改 2718个,整改率99.5%。7月份以来,累计整改不合规废品回收点492个、残垣断壁 (破坏房屋)988个。
整治需彻底,维护需长效。10月底这一时间线即将来临,我市出台《关于开展“三联四治五美”推动村庄环境常态长效整治的意见》,精准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靶向解决标准不够高、推进不彻底、工作不平衡、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发动群众不充分等问题。
“‘三联’协同机制是建立村(涉农社区)自查、市县镇三级督查、群众监督的联巡机制;建立党建引领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整治与日常整治结合、多部门垃圾协同处置、数字自治等多部门配合、多种方式结合的联动机制;建立推广使用积分制、红黑榜、党员工作站、新乡贤议事会、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等多种方式的联评机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四项环境整治分别是整治村庄垃圾,开展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做到村庄无暴露、无积存垃圾;整治河道池塘,加强村内沟渠河塘治理,经常性清理池塘、沟渠等水域,做到无漂浮物、无异物;整治房前屋后,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披乱挂,村庄院落保持整洁,砖瓦、秸秆堆放整齐;整治路边地头;保持国省干道、县乡道路两侧环境整洁,农业废弃物及时收集清理、处置到位。“‘五美’是指工作目标,即达到村庄‘布局美’‘生态美’‘生活美’‘风尚美’‘功能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整体品质,推动村庄环境常态长效整治。”
村庄环境整治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紧抓不放,常抓不懈。下一步,我市将推动市、县、镇、村各级干部真正把心思沉下去,把功夫下在平时、保持常态,经常性地去镇上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将农村环境整治和农业生产、安全检查、群众慰问等各项工作深度结合、统筹推进。同时,充分利用村民大会、宣讲会、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自发自觉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中。此外,将鼓励基层首创,总结并提炼出能复制、易推广的村庄环境常态长效整治的好模式、好机制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确保村庄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