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都名“扬” 何时“镇”

□ 华 翔

9月,网络上一篇有关镇江的文章火了,“10万+”的阅读量。但本地公众号“樵山书房”与镇江网友却发现,这篇《比南京更宜居、比扬州还传奇!这座被遗忘的千年古城,美得过分低调,居然还当过省会?》,“看起来面面俱到,对镇江也有一定的推介作用,但硬伤却不少,长远看对镇江的历史文化有不小的负面影响”。硬伤是文中配图和文字表达,误用的、错误的,都不少。而类似的硬伤,在一些写镇江的文章中,亦不少见。

于是想起另一则新闻,乍看不相关,细想,却是内在有勾连。

9月27日,江苏省第五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落幕,镇江扬剧小戏《伞》,一举斩获优秀剧目、导演、舞美、演员等4项大奖,载誉而归。

说起扬剧,虽然挂名为“扬”,却与镇江密不可分。二十世纪初,镇江的一批优秀艺人,在演出中创造出一个“戏”与“曲”相结合的新品种——“小开口”,这便是扬剧的雏形。史称:“小开口”在镇江的诞生写下了扬剧发展史的第一页。因“小开口”的唱、念皆以维扬语为主,并多演家庭文戏,新剧种命名为“维扬文戏”,后又吸收融合扬州流出的“大开口”即“维扬大班”的曲调,时称“维扬戏”。1950年,维扬戏由政府正式定名为“扬剧”。事实上,近年来,被业界称为“戏曲的‘镇江现象’”,便是镇江文化人传承保护地方戏,连续推出《花旦当家》《完节堂1937》《红船》三部扬剧,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展演,让扬剧从辉煌走向低迷又再次实现复兴。但扬剧终名“扬”,别说外地,即使在镇江,又有多少人,知道扬剧本是镇江家乡戏,是镇江文化的璀璨明珠。

同样的故事,还有。比如扬州评话,其发展史曾有“扬州评话镇江说”之誉。因为,扬州评话,起于扬州,却是盛于镇江。当时,评话艺人们欲成名立万,以能站稳镇江码头演出成功是标志。今日,镇江文化界亦在竭力传承保护这一镇江、扬州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再如淮扬菜系,镇江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62年出版的《中国名菜谱》就收录了镇江地方特色菜如拆烩鲢鱼头、清蒸刀鱼、清炖蟹粉狮子头等镇江名菜30多个。但近年来,当淮安和扬州两市对于淮扬菜非常重视、强力打造的时候,人们激烈争论淮扬菜属淮还是属扬、欲行走城市访美食之际,镇江却没了踪影。镇江的那些菜当然还在,但“名”不在,又徒奈何!

于是,颇有些遗憾,我们竭尽全力、浓墨重彩地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时候,却总有些为人作嫁衣的感觉。

回到文初所说的硬伤。人家的初衷,当然是介绍镇江,但总是会出现误用、误读,其行文的严谨性且不谈,但镇江文化符号多、文化遗址多、文化品牌多,却缺乏地标性文化产品和成果,往往是外地人常常错认镇江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于是,想起了无锡的太湖美。曾经,无锡人也“困”,“困”在自己资源一样丰富,却往往因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让海内外游人访江南,只认苏州不过无锡。最终,无锡下定决心,打造属于自己城市的标志性文化产品。2002年,定位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无锡,花巨资买断歌曲《太湖美》版权,并于2003年正式宣布将其确定为无锡市的市歌。

还有浙江。澎湃新闻曾发文《落子宋韵,浙江深思熟虑》。今日,宋韵文化作为浙江的文化标识已经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对城市而言,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日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而标志性文化产品与成果是一座城市引以为傲的财富,是城市的品牌、标识和“代言者”。标志性文化产品与成果的多寡,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座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同时也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地位、品位、气质、气度。可以说,镇江的文化内核非常坚实,其资源禀赋在长三角地区亦可称首屈一指。但镇江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分散的,具有重大影响力、镇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文化成果相对缺乏,“满天星斗”独缺“一轮明月”。打造镇江的文化地标,这不仅是丰富城市高品质文化供给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档次和层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在这套答卷上不能盲目跟风,不能简单继承,也不能“人工速成”,更不是仅凭一时热情、一点灵感就能实现,而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文脉、发展变革以及大众社会文化心理深度发掘,唤起广泛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很多问题,不是解决不了,而是暂时没有解决。不过,好在为时未晚。

2023-10-13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6700.html 1 3 都名“扬” 何时“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