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第11版:芙蓉楼

老家四方桥

□ 诚 然

我从小生活在高桥镇四方桥村,是典型的长江下游江洲自然村,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由于没有山,地势也没有起伏,更没有什么古迹,哪怕一座小土地庙,一座祠堂都没有,所以显得不那么有深度。

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倒是一座老庙改的,至于是什么庙,哪个年代的根本搞不清了,依稀记得门口有磨得很光滑的汉白玉台阶,天井是青砖铺的,长满了绿苔,天井上方悬了一条纸扎的大舞船,以前村上演花节(高桥土话,就是乡村演出活动)的时候用的。可惜,这座老庙也没能保存下来。

村里的房子,既不传统,也不现代,一切以实用为主。砖雕、木刻几乎没有,除了在硕果仅存的几栋老宅上还能看到。甚至代表传统饮食方式的土灶,基本拆得差不多了,大多改成了煤气灶,“又见炊烟”的画面,在四方桥村,已成了一种很难见到的乡村意象。如果非要找一点传统文化遗存的话,就是很多屋顶,还保留着两只鸱吻的形态。

我家屋后是一望有际的、秋稻夏麦的两季熟田,已不知深耕细作了多少个春秋。每年都是丰收,江洲气候,遇到灾年的机会比较少。道路和沟渠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十几年前,还看到耕牛拖着犁耙在田间耕作,和古代没有什么区别。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人今已还。在家乡亘古不变的田野旁,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从古代穿越来的征人,但我远征的不是战场,而是人生。

少年时也曾在田里割过麦子,觉得真是一件苦差事,羡慕城里人不用干这苦活。现在回去,时常站在田边眺望,耳边响起周杰伦的《稻香》,仿佛倒成了一种浪漫,怀旧的情怀是有一点,种田其实一点也不浪漫,只有辛苦。不同阶段,不同的人生况味吧。

村里几十年来,总体变化不大,所谓自然村,就是自然形成的村落,没有什么规划。家家户户都是世世代代的老住户,甚至房屋都几十年不变,保持着一个村庄朴素的形态。不像外面的世界,是快速流动着的,在这里,感觉时间是缓慢的,如果不是造大桥,感觉这里快被遗忘了。有点超越木心《从前慢》诗中的意境,这里不仅从前慢,现在也不快。当然,变化也不是没有,有时听说谁谁谁又走了,才突然明白,印象中村里那些中年形象的人,现在已经变成了老人。

由于村里没有什么有趣的地方,所以小时候对家乡的感觉是比较平淡乏味的,甚至有点不堪。印象最深的就是雨天泥泞的道路,每到雨天,穿着雨靴艰难跋涉着去上学。那时去一趟大港老街,走在石板路上,都觉得好先进。现在村上小路都铺上了水泥路面,不再受泥泞的困扰。

村子虽然平淡,但也是原生态的乡村,很随意地散落在田野里和竹林旁的人家,相互映衬下,反而成就了一种朴素的美感,就一直静静地待在那里,外界怎么变化,好像 跟她无关。以前觉得她土,她落后,现在觉得她有“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的意境。

村里还有一条行人稀少的老街,还保持着最初的形态,当年也是很繁华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也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是村里基本生活保障的物资集散地。最近搞了古街复建整修,这是好事,破破烂烂的街容变得整洁起来,村支部希望搞乡村旅游,这样一下子上升到文化层面了,这老街原来跟文化是完全不搭边的。但是,没能完全做到修旧如旧,砌了个有点流俗的大门楼子,这是原来没有的,反倒是“四方桥”这个名字由来的四条大石板铺成的老石桥,没能保留下来,听说扔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希望能恢复一两家上世纪80年代供销社那种有柜台的老店面,甚至可以建一个“江村经济博物馆”,找回那个时代的特色记忆。

当年老街西端是一个河港,上面架着由四条大石板组成的四四方方的石桥,作为“四方桥”地名由来的标志性建筑,还是希望能够恢复。那么,当记忆的桥梁架起,我更希望她走过桥去,探一探历史的深处,去对接一些遗失已久的文化传统,而不是慌不择路地加入追赶潮流的大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既然“慢”是这个村庄的性格,不如让她一直慢下去,慢出风格,慢出特色。如此,幸甚。

2023-09-2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1467.html 1 3 老家四方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