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志奎
本报通讯员 陈珊珊
上挂、前处理、预镀铜、镀镍、镀银、水洗下挂、镀银完成……近日,在丹阳埤城电镀园区的新光电子公司生产车间内,企业最新引进的镀银自动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这条生产线的引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提升了产品质量,而且配套了废气处理、废水收集系统,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环保完全达标。”新光电子公司负责人封新柳欣喜地说。
新光电子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经济、环保效益双提升,正是园区内电镀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从业人员达2800余人,早于2016年建成的埤城电镀工业园,建有24栋标准工业厂房。是丹阳医疗、眼镜、五金工具、汽配等支柱产业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我市规模最大的电镀产业专业园区。
此前,由于入园前各企业规模不大,且受传统产业特色局限,产业链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经济社会在发展,环境标准在提高,治污水平也要与时俱进。“近两年来,我们成立专项小组,投入4100余万元专项资金,完成了园区雨污分流系统修复和改造、突发水污染环境事件三级防控体系、标准化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场所和园区污染物智慧监测监控平台等4项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基建顽疾’,优化园区环境。”丹阳市丹北镇镇长崔晓敏说。
企业和外协单位双双发力,助力电镀园绿色发展,园区内企业实现了“要我改”向“我要改”,以及“被动改”向“主动改”的转变。截至目前,园区电镀企业主动投入的资金累计1.7亿元,通过减少废气、废水无组织排放,实现工艺装备提档升级。“倒逼技术革新的结果立竿见影,过去车间存在的废水混排、废气直排现象已经基本消失。工艺流程提升的同时,我们企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园区一企业负责人说。
作为专业处理工业废水的外协单位,和云公司按照专项整治要求,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废水管廊、管道进行修复,完成了废水收集池的封闭以及次生危废库废气处理设施改造等工作。
宽敞整洁的车间,井然有序的污水管道,规范化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漫步园区,令人眼前一亮。曾经的“后进生”如今已面貌焕然一新。
“家门口的环境变好了,咱生活得也更安心了。”家住电镀园区附近的村民王先生表示,持续发展壮大的经济和愈加优美的环境正是他最真实的幸福感所在。经过为期一年多的综合整治,电镀工业园内企业通过更新设备、转型升级、创新管理,从原来的“落后分子”一步步成功蝶变成绿色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