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彬 严淇
本报记者 马彦如
今年5月,市城管局启动主城区渣土运输安全管理暨扬尘治理“百日攻坚”联合行动(以下简称“百日攻坚”整治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9月1日上午,“百日攻坚”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7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联合整治小组在市区设卡检查。“经过检查,您的车辆证照合一,行驶路线符合许可,车身整洁,可以正常运输,但进出处置工地、通过居民区时要注意降低车速……”市渣管中心工作人员钟兴赟向司机递还渣土车随车《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证》
在过去的100天,市、区两级渣管单位联合公安交警,全力以赴抓好建筑渣土运输安全管理和渣土扬尘治理。据悉,主城区现有10家建筑垃圾运输公司,162辆渣土车。联合检查组对违法违规行为现场执法,重拳出击,形成高压态势,违法情况明显减少。
“由于你公司今天下午渣土车辆‘净车出场’落实不到位,造成学府路沿途路面污染。请于明天上午十点半来我单位接受约谈。”8月7日傍晚,工作人员联合行动中发现学府路某路段有渣土车污染路面情况,随即展开调查并通知责任单位负责人接受约谈。
一边是现场联合执法检查,另一边,渣管中心值班人员紧盯着“智慧城管”平台渣土车北斗定位系统,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通知线上发现的问题。“环山路上一辆渣土车从晚上9点15分开始停在路上已经半小时没动了,请你们速去现场查看。”“收到!”接到指令,刚刚检查完一处工地的工作人员成飞迅速带人赶到指定现场。经检查了解,这辆渣土车线路发生故障,正在紧急抢修。成飞和同事一起帮忙,嘱咐运输公司负责人做好车辆日常检修。
整治行动以来,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市渣管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的安全监管模式,对全部渣土车实现24小时监控,用信息化手段精准定位,杜绝渣土车不按规定时间、指定路线进行运输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了解,此次“百日攻坚”整治行动期间共开展专项整治13次,检查处置工地58个(处),设卡检查7次,检查车辆322辆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6起。
“我们将总结经验,固化成果,坚持边管理、边整治、边巩固、边提高的原则,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建筑垃圾处置运输扬尘污染城市道路和渣土车安全运输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绿色、有序的生活环境。”市特种垃圾渣土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立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