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 刘清岳 翟进
交通信号作为道路交通的“指挥棒”,其优化程度对交通流量的控制和疏导具有重要作用。我市公安部门正在实施的城市道路交通“镇·畅行”工程中,交警各相关职能科室开展了全流程智慧化信号灯调优,细分信号配时方案,加强区域交通协调控制,努力谱写城市畅行“协奏曲”。
信号配时看“灯塔”
信号配时优化,通行效率更高。今年以来,公安交警部门安装了292台交通信号控制机、120套交通流量采集检测器,实时监测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及时获取车流量、占有率、速度等信息。“流量感应调节非常智能方便。比如一到晚间,车流量减少,采集设备及时感应到这一情况后,在我们预设的信号灯配时库里选择一套最适合当时的红绿灯配时方案,以此减少该路口各方车辆的等待时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大队长吴寰介绍。
通过持续研判,交警部门掌握交通运行规律和瓶颈路段,运用数据分析处理技术,优化交通信号的绿信比(即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总时长之比),再加上专业团队的实地测试和评估,每一处路口都配有多套较为科学、个性化的信号配时方案。这样的做法,能够大大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和拥堵现象,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和覆盖面。同时,因为车辆拥堵和怠速情况减少,其尾气排放也随之降低,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智慧通行有“大脑”
在市公安局交通指挥服务中心,一套以外场设施为硬件基础,中心软件为智能支撑的“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正在全面支撑着现代交通管理工作。“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信息感知、诱导信息发布等智能交通设备建设是我们‘智慧交通’建设的外场‘触手’,收集路面实时数据后,通过语义分析、视频检测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路面堵情的视频调取、警情的自动定位,以此实时预警、快速调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控中心主任吴昊介绍。
为助力“镇·畅行”工程,应对大流量情况,“智慧交通”系统还设置了早晚高峰、恶劣天气、节假日等多种场景模式,每个场景分别聚焦不同的区域、点位,通过路况、警情、警力等要素的叠加进行自动评价,辅助指令快速精准下达,提升了紧急情况下的指挥调度水平。
城市道路“绿波带”
“以前都不敢开车走这条路,我上班都得提前出门。现在感觉大不一样了,红灯好像变少了!”家住江滨新村、在南徐片区上班的市民谈先生明显觉得每日“通勤”更顺畅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必经之路东吴路不堵了,红绿灯更智能了,一路开车从江滨新村过来,只要遇到绿灯,下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仿佛“约”好了似的也是绿灯,大大减少了停车等待时间。
建立信号绿波带,将市区交通信号灯全部串联纳入调控整体,目的在于减少等红灯的时间与频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民出行效率。眼下正值暑期,“上学交通流”相对减少,公安交警部门针对全市中小学校周边重新进行信号调整,根据实时需求释放道路资源,为夏季出行流量“降温”。
运用路面智能感知,根据车流量规律,汇总进行系统分析、提前预警,根据早晚高峰、平峰、夜间等交通流量需求,科学囤警于路面,这样“人工+智能“的交通管理方式,让市民出行更加高效平安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