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白 英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曾任潮州刺史的唐代大家韩愈曾这样描绘古潮州。
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潮州,濒临南海,气候宜人,素有“岭东首邑”“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璀璨而著称,广济桥、牌坊街、韩文公祠……古城内外随处可见的人文风物,成就了潮州古城的独特魅力。
尽管社会飞速发展,潮州古城却依然岁月静好,潮州人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精致儒雅的生活品位,让千年古城始终萦绕着“家”的烟火气息。
“秀岭如屏耀明珠,一江带水安北郛。”潮州山川秀美,风光绮丽,北枕群山,南濒大海,韩江水似带穿城而过,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山为屏,构成了一幅绿水青山护城郭的秀丽图景。
好山好水,汇聚古城千年灵气,作为历代郡治所在地,潮州古城一直是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弥足珍贵的是,潮州古城至今保持着宋代的街区格局,这是一种深入肌理的文化传承。
城中的古建筑,自唐至民国脉络清晰,无不显示出深刻的民俗意蕴,体现了精美典雅的文化内涵。
广济楼是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城楼,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这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屹立于高大厚实的广济门之上,雕栏画栋拱门中开,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楼正面悬挂“广济楼”“东为万春”“岭东首邑”匾额。
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舟帆点点,江涛拍墩,浪花溅岸,楼内有联云:“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正是这一画意诗情景观的大写意。
“潮州厝,皇宫起。” 与其他地方一些已经彻底商业化、博物馆化的古城不同,潮州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最宝贵之处就在于浓浓的生活气息,市民平实、日常而又优雅的生活状态,是这座古城最生动的风景。
纵横交错的老街巷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保存完好的古宅第,明清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木雕、彩绘、建筑构件,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门额上嵌着的宗族郡望,喻示着宅院曾经的尊贵,居于其中的世家后代住户们乐观、从容,把宅院收拾得井井有条。
潮州没有蜕变成纯粹的旅游景观,古城仍以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主体,保持着原生态,生活在自己世代相传的社区里,潮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新城区灯火繁华、车水马龙,而古城依旧青砖灰瓦、岁月静好。就像一座温馨的大宅院,家人总会维持原来的样子,让归来的游子倍感亲切。
广济楼下的太平路,是古城自北至南的中轴线,老辈人俗称“大街”,两侧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中间矗立的数十座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相映衬,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慢慢地走在牌坊街上,宛如在翻阅一部潮州文明史:
“十相留声·太山北斗”坊,纪念唐宋时期到过潮州的十位宰相,以及潮人百世之师韩愈;家喻户晓的“状元”坊,纪念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钦;“七俊坊”,“俊”者,才智出众之谓,是为缅怀表彰嘉靖甲辰科七位明代才智出众的进士林光祖、章熙、黄国卿、郭维藩、陈昌言、苏志仁、成子学而建……
这条举世罕见的牌坊街,一座座石牌坊,记录着一个个先贤故事,彰显出潮人见贤思齐的文化理念。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广济楼外韩江之上横卧着一座世界闻名的古桥——广济桥,它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广济桥是我国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其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有着“梁桥、浮桥、拱桥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我国古桥的孤例,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整座桥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特别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十八梭船”没有任何支柱——是直接浮在水面上。它连接着东西两段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石梁桥,构成了一座独一无二的浮梁桥。
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梭船分段独立用铁链连接,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则将梭船解开,这就是启闭式的作用。
广济桥浮梁结合的设计,不仅具有桥上交通、船只通航、防洪泄洪的实用功能,而因桥面呈现出高低起伏、有张有弛的特点,兼有重复与变化,韵律感强,成为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