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长富
今天,说到金山,人们往往会想到“裴头陀”拾金的传说;说到“金山寺”,人们大概都会想到金山的江天禅寺,并且还可能会想到历史上金山的泽心寺、龙游寺之类。但是,这些“金山寺”只是历史上金山所建寺庙的泛称。那么,作为金山所建寺庙专名的“金山寺”又是始建于何时呢?对此,人们未见有具体说法。今天看来,个人以为,它当是始建于唐代金山得名之后。请看以下事实。
“金山”的得名时间
其一,历史文献表明,古代的金山本来是称“伏牛山”“氐父山”,直到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6年)才被赐名“金山”。
唐太宗时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卷八引南朝山谦之《南徐州记》称:“蒜山北江中有伏牛山。”清代杨棨《京口山水记》称此伏牛山是指金山。唐代李吉甫撰成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润州”称:“氐父山,在县西北十里。晋破苻坚,获氐贼,置此山上,因以为名。今土俗亦谓之金山。”“今土俗”句当取材于贞元二十一年之前的记载,《光绪丹徒县志》“金山”所录南唐僧人《头陀岩记》称:“贞元二十一年,节帅李锜奏闻,赐名金山。”这些记载表明,“金山”在唐初以至盛唐时还称为“伏牛山”和“氐父山”;金山正式被称为“金山”,是在金山被赐名“金山”以后,至于赐名“金山”的原委,今天看来仍有待探索。
从唐人诗歌看,初唐和盛唐,甚至到中唐前期,都不见有“金山”诗;在“氐父山”被赐名“金山”以后,唐人诗中才见有“金山”诗。例如,中唐窦庠有《登金山》诗,窦庠是元和三年(808年)开始为浙西观察副使,此诗当是作于元和三年或稍后。又如,李绅在大和七年(833年)前后曾在润州,他作有《忆万岁楼望金山》,当在这段时期以内。这两首诗表明金山在被赐名“金山”以后,金山的名称才逐渐流行于世。
金山得名“金山”的时间,综观前人记载,有三种说法。一是李吉甫说“今土俗亦名金山”。二是《头陀岩记》所载“贞元二十一年”说。三是斐头陀“拾金”说。三种说法中,从唐人诗歌看,当以“贞元二十一年”说为可信。至于李吉甫说“今土俗”云云,似乎在元和八年《元和郡县图志》成书时才有“土俗”称“金山”,表面看来似与《头陀岩记》所说相矛盾。其实,今天看来,李吉甫之所以在当时说“今土俗”而避开李锜,当是由于李锜在元和二年(807年)谋反被杀。李吉甫因而说“今土俗亦名金山”。所以,这种说法并不表明元和八年时只有“土俗”称“金山”。此外,论者举《旧唐书》“韩滉传”载建中四年(783年)韩滉“以兵三千临金山”,证明“金山”在建中四年已得名“金山”。其实,该传所说只是后人追叙其事,也不能证明建中四年已称“金山”。至于裴头陀拾金说(详下)明显错误,更不足为据(详下)。总而言之,《头陀岩记》说贞元二十一年“赐名金山”说,应该是可以信从的说法。
“金山寺”的得名时间
从唐人诗歌看,氐父山在被赐名“金山”以后,建于金山的寺庙才被称为“金山寺”,并知名于世。这个“金山寺”应该是唐代建于金山的有关寺庙的专称。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唐人诗中,在金山得名之前,并未看到有“金山寺”的名称。在金山得名之后,在《全唐诗》所录的唐人诗中,才看到张祜有《金山寺》,许浑和马戴有《送僧归金山寺》,刘沧、杜荀鹤、孙鲂、韩垂等有《金山寺》诗。而且这些诗中没有一首显示金山寺是建造于金山得名之前。至于李翱《金山寺》称“万古波心寺”,“万古”是指长江而言,并非指金山寺。孙鲂《金山寺》称“千载江心寺”,也只是夸张说法,并非实指。由此可见,金山之有寺庙,当是在金山得名之后。至于《至顺镇江志》卷九“龙游寺”(即金山寺)说“梁《高僧传》:‘天监四年,武帝临泽心寺,设水陆会。”但从梁武帝所撰“东巡记”看,他虽曾在称帝以后到过京口,但未见有“临泽心寺”的记载。而且,《梁书》“武帝纪”及慧皎《高僧传》都不见这一记载。可见《至顺镇江志》所说缺乏根据,并不可信。总之,“金山寺”的建造,当是始于唐代在金山得名之后。退一步讲,金山之寺称“金山寺”,也只会是在金山得名之后。
说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金山的得名,《光绪丹徒县志》卷四十五所录“九域志”说:“裴头陀……唐河东裴相国休之子也。……头陀于江际得金数镒。李锜镇润州,以表闻。”今人多从此说,认为金山是因裴头陀得金而获名。但是,据《新唐书》“裴休传”,裴休“卒,年七十四”,去世时为荆南节度使;又据《唐刺史考》“荆州”,裴休是咸通三年(862年)到五年为荆州节度使。据此,裴休当是生于贞元四年(788年)前后,到贞元二十一年金山得名时,裴休本人也只有十七岁左右。他即使当时已生下裴头陀,裴头陀也只是婴幼儿,怎么会在大江边拾金并出家为僧呢?由此可见,说金山得名于裴头陀“拾金”,仍值得探讨。今天虽然保留这一传说,但如果信以为真,却不妥当。
金山和金山寺得名以后,从唐人诗文看,这一名称在唐五代时期并未有所变化。因此,当时它们是“金山”和“金山寺”的专名,而不是泛指。但是历史进入北宋以后,“宋祥符五年(1012年)改山名曰龙游。天禧五年(1021年),复名山曰‘金’,而以龙游名寺”(《至顺镇江志》卷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再称“金山”和“金山寺”,那么它们就不能算是专名,而应是泛指“金山”和“龙游”及“金山寺”和“龙游寺”了。但这样一来,使得人们对“金山”和“金山寺”名称的解读,会有所不同,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白蛇”传说的起源
以上是说对金山和金山寺得名的一些看法。下面说说与金山有关的白蛇传说的一些看法。白蛇传说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与金山和金山高僧有重要联系,这一点众所周知。但是对于这一传说与金山的联系,人们大概都只会想到法海,而不会想到灵坦。其实,从相关记载看,个人以为,这一传说当是起源于灵坦传说,法海只不过是后来成为传说中的“主角”之一而已。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早在北宋赞宁所撰《大宋高僧传》卷十《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之中,我们就看到了白蛇传说的记载:“释灵坦,姓武氏,太原文水人也,则天太后侄孙。……(大历以后)又止润州江中金山,今泽心也。其山北面有一龙穴,常吐毒气如云。近者多病,或毙。坦居之,毒云灭迹。又于江阴定山结庵。俄闻有赞叹之声。视之,则白龟二。坦为受(授)戒。又见二大白蛇,身长数丈,亦为受(授)戒。……却往吴兴。……,元和五年,相国李公鄘之理广陵也,……一见坦,郑重加礼,召居华林寺。”从这一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与白蛇传说有关的两个情况,一是“龙穴”,当即与白蛇传说有关的金山白龙洞。二是“二大白蛇”。白蛇事虽发生于江阴定山,但此事紧接灵坦居金山之后,因而也与金山发生了联系。从这种情况看,白蛇传说发生的地点和主人公“法海”以及白蛇和青蛇的“影子”,已出现于“灵坦传”之中。据此,今天,可以认为,白蛇传说的起源,当是与灵坦有关,时间在唐代中期。
说到这里,自然会产生一个问题,这就是:金山既然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氐父山”之名,为什么当时以至盛唐以前是默默无闻,直到中唐时期才崭露头角呢?这个问题,论者似乎未见论及。今天看来,金山之所以会在中唐开始逐渐知名于世,当与唐代开元年间润州刺史齐濣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当时属于润州的瓜洲开凿伊娄河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关。之所以如此说,是由于伊娄河开凿以后,从而使得扬州与润州间本来由扬子津抵达京口的主航道发生变化,使得本来远离扬子津至京口的主航道的金山,置身于从瓜洲到京口的主航道之间。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地处关中的唐王朝更加依赖东南地区,京口到瓜洲的交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地处润州与扬州之间长江主航道之中的金山,自然也会越来越知名于世,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和更高的知名度,从而由一个本来囚禁战俘的江中小岛,发展成为江中“浮玉”;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寺庙,发展成为声名远播的“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