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3年08月04日
第04版:综合·新区纵览

藏汉学子手拉手 暑期游学收获丰

在镇江,“普布央吉”们遇见“七彩的夏日”

马镇丹 摄

本报通讯员 杨志江 本报记者 翟进

“我叫普布央吉,是堆龙德庆区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我叫聂雨萱,来自中山路小学五(6)班。这个暑假后我们都要升六年级了!”

镇江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相距3900公里。然而只需5分钟,孩子们之间就“熟”了。日前,在2023年镇江市“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中,藏汉学子们手拉手,先后参观游览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焦山碑林,在兰亭书法艺术教育中心感受方块字的魅力,在南昆仑律师事务所体验模拟法庭,同时参与“绿书签行动”,响应并积极宣传“绿色阅读 文明上网”的“绿书签”理念;在镇江博物馆、在江苏科技大学……4天的暑期游学收获颇丰、友谊满满。

据了解,这次16名品学兼优的孩子跨越数千公里参加游学,得益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润州大队民警张苏。2019年,在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张苏首次组织19名西藏孩子来镇江游学。

同四年前一样,今年这16名孩子也是第一次走出西藏、第一次来到江苏镇江。在焦山风景区待渡时,西藏孩子旦增强白听工作人员介绍马上要坐船过江,他赶紧跑到带队老师卓玛普赤身边问:“老师,这就是我们课本里学过‘不尽长江滚滚流’的长江吗?”而当孩子们坐在画舫上,旦增强白激动地向身边小伙伴说,“我们真的在长江上划船啦!”

漫步在焦山碑林,聂雨萱与普布央吉一见如故,她俩聊生活、聊爱好、聊学习,聊眼前石碑上的大字之美,感受镇江深厚的文化底蕴。聂雨萱告诉记者,正如她的名字——央吉,藏语为“宝贵的心灵”,我看到了西藏小朋友特有的自信阳光和纯真善良,希望下次我们能相聚在西藏,同游布达拉宫。

在镇江南昆仑律师事务所的精心策划下,一堂别开生面的法律课开始了。16名西藏孩子和16名朱方路小学学生沉浸式体验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件的“模拟法庭”。同学们穿上法官袍、检察制服、律师袍、法警服,分别化身为小法官、小检察官、小书记员、小辩护人、小司法警察,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宣读法庭纪律、押解被告人到庭,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意见陈述……在律师们的指导下,“模拟庭审”有板有眼地依序进行。三年级藏族学生旦增拉吉说,“看完庭审,我懂得了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感受了司法的神圣和威严。”

据堆龙德庆区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平措介绍,得益于以张苏为代表的镇江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关怀,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奋斗的动力,4年前那批来镇游学的学生,回藏后学习更加刻苦,很多小孩已经考上了内地中学班和当地优秀的初中,这种情况在当地小学非常罕见。“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镇江人文环境很美,更感受到镇江人民和志愿者们的热情。这样深度的教学交流,一定会在两地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互鉴提升、共同成长。”平措说。

活动中,两地孩子们自发互赠钢笔、玩具等小礼物,有的还交换了电话号码。西藏的孩子落落大方、虚心好学,镇江的孩子殷勤周到、热情好客。在焦山古炮台前,大家缅古惜今,所有人佩戴鲜艳的红领巾,齐声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表达了勤学上进、砥砺品格的理想和决心。

4天的游学活动很快结束了,两地学子依依不舍地话别。市实验小学三(5)班同学褚芳屹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开阔了眼界、收获了友谊,真正地感受到了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汉藏一家亲!

2023-08-04 藏汉学子手拉手 暑期游学收获丰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63794.html 1 3 在镇江,“普布央吉”们遇见“七彩的夏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