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阳市委、市政府在镇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群,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高标准整改政治任务,全力抓发展、争进位。上半年实现GDP729.4亿元,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亿元,总量全省第十,税占比82.5%,位列全省第七;固定资产投资130.6亿元,增长6.6%,其中制造业投资79.6亿元,增长18.5%,交出了稳进提质的成绩单,振奋了争先进位的精气神。
汇攻坚之力
干出持续向好奋进态势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深入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出台项目招引奖励办法,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160.7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加快项目建设,镇江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84.6%。推动转型升级,出台鼓励存量企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8.9%。着力做强主导产业,大健康、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销售分别增长36.9%、21.8%。纵深开展企业上云、装备技术突破等九大行动,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189个。深化“两业融合”,高标准举办丹阳眼镜节,眼镜产业服务业集聚区创成省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持续优化金融生态,连续3年获评“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估达标县”,金融生态考核取得近十年最好成绩。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化走访87家重点企业,解决土地、金融等方面诉求230余项,入选全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培育名单。
科创赋能成效显著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入选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强化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24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化产学研融合,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丹阳基地挂牌成立,丹阳(北京五道口)创新服务驿站、丹阳(上海)飞地孵化器实质运营,沃得农机实验室入围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明月镜片“近视防控镜片”入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强化人才支撑,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新增省“双创”人才4人,鱼跃医疗人才攻关项目入选首批省级人才攻关联合体。践行青年率先助力发展理念,入围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
城乡品质稳步提升
坚持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并重,丹金高速、G233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实施,11条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稳步推进重点片区建设,练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通过规划论证,眼镜城商业街开工建设。打造精细精美城市,开展社区(小区)管理水平提升、交通秩序管理等六大攻坚行动,建成一批“乐享园林”“口袋公园”“共享绿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量“三连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有序实施花园村、陈家埭、群楼村等农房改善试点项目。实施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持续攻坚“两部”“四沿”“五旁”“六地块”环境突出问题,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积极推动文旅质态提升,凤凰湖公园、黄连山森林步道等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九里老街芳华再现”入选省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项目,省级“楹联文化市”创建通过考核验收。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落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举办“春风送岗位、就业暖民心”系列活动,新增城镇就业8279人,社保扩面6265人。延伸拓展医保公共服务网络,村(社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覆盖率100%。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常态化实施“县管校聘”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高新区小学等3所学校投入使用。持续优化教学质量,探索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内涵式提升,成功入选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域。加大医疗惠民力度,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专家门诊(工作室)141个,人民医院入选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持续打造“丹优助”“丹优享”等五大品牌,民生保障网络更加牢固。
安全底板不断巩固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系统治理危化品、城镇燃气、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智慧消防、智慧用电、智慧用气”三个全覆盖。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五大专项行动,中央环保督察信访问题、省突出环境问题专项督查整改率达92.3%、95.5%。13个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100%,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4.8%,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深化平安丹阳、法治丹阳建设,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行务实之举
提升转型发展质量效益
当前,全年工作进入“下半场”,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全年目标实现。丹阳全市上下将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贯穿工作始终,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聚焦“进”的态势攻坚项目
持续深化“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抓项目、强支撑。一是项目招引要精准。建强驻点“招商先锋团”,紧盯“4+3+1”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精准出击,围绕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上下游配套靶向发力,加速集聚更多5亿元、10亿元、3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二是项目推进要提速。优化项目全周期服务和全要素保障,推动金宇、菲林格尔、创力等省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00%。三是项目把控要闭环。落地前,优化项目预审机制,提升项目评审效率,综合评估产业契合度、列统投资率、市场前景等情况。推进中,强化分阶段投资投入和政策奖扶约束,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服务监管“两手抓”“两手硬”。竣工后,开展项目产出效益“回头看”,刚性执行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对赌条款,让每一个项目真正释放“黄金效益”、加快成为强劲支撑。
聚焦“转”的方向提升质效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深化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推动产业成链聚群。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稳固五金工具、大家居等传统产业优势,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具有丹阳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二是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推进“智改数转”和技改项目。优化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体系,支持沃得农机、冈田智能、丹耀光学等重点企业加快上市,鼓励上市公司利用募集资金再投资。健全规上企业“线上线下”长效纾困解难机制,出台金融支撑、用地保障等62条惠企措施,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难题、增信心。三是加快园区提标提优。在体制创新上,围绕“两区四园”,探索专班化管理路径,推进政经分离、区域共建、板块共享等机制制度改革。在基础配套上,加快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功能系统性。在要素保障上,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和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储备一批急拿现用的“标准地”。
聚焦“新”的引领激发活力
统筹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大力度创新、更高水平开放,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发展动能。一是坚持改革赋能增效。完善改革运行体系,统筹实施54项市级重点改革项目,扎实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培育等改革试点,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丹阳模板”。二是点燃创新驱动引擎。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序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等计划,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突出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加强慧创脑科学研究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苏南高端装备制造研究所等平台运行质效。三是提高外资外贸水平。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加大重点外贸企业服务力度,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持续稳定规模、优化结构。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收购等业务,协助企业规避贸易壁垒、提升国际影响力。
聚焦“美”的内涵提升品质
突出内外兼修,推动城市功能、城市能级、城市治理相互促进、同步提升。一是做优城市功能。加快完成市镇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划定城乡空间布局。深入对接丹金高速、G233、中吴大道西延丹阳段等重点交通工程,实施大运河沿线景观带和南二环桥、北二环桥亮化工程,开展大运河丹阳段全域保护传承利用。二是打造重点片区。紧扣“城市客厅”定位,优化眼镜城片区文旅商发展战略规划,高效推进商业街、少儿视光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快见形象、快出效益。有序推进练湖生态新区建设,实施练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省丹中周边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提升治理水平。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长效管理,坚持全面、全域、全时、全民,不断提升城市长效管理、精细治理水平。
聚焦“兴”的主题建设乡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打造乡村产业好、人居品质好、共富基础好的“三好乡村”。一是激活乡村产业强劲动能。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纵深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招引“加新高”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整合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新农人”引进培育力度,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二是打造人居品质特色示范。推动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水美乡村和美丽庭院“四美同建”,有序推进幸福河湖、生态河道建设,精心打造富有丹阳特色、承载田园乡愁的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探索齐抓共管工作模式,打造人居环境整治“丹阳样板”。三是开辟强村富民多元渠道。坚持以“书记领航”项目为引领,积极开辟标准化厂房、共建物业用房、村银合作、资产盘活、土地流转、农旅融合等新领域新渠道,确保今年57个经济相对薄弱村稳定性收入全部超过120万元。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全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聚焦“优”的标准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生活品质。一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把稳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强化“一老一幼”服务,做优“丹优享”养老服务品牌,持续打造“梦想小屋”“圆梦”“暖冬”等关爱项目。二是回应群众文化需求。重点推进凤凰湖公园、黄连山森林步道、沐光之城等项目建设,推进九里风景区4A级旅游景区创建,不断增加文旅产业可观可感度。建设书香社会,创成中国“楹联文化市”。三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省丹中、吕叔湘中学、马相伯初中等工程建设,确保省丹中创成“省高品质示范高中”,不断提升丹阳教育知名度和影响力。优化医疗资源规划布局,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中医院、血站(120急救中心)、精神病防治院等重点工程建设。
再艰难的征途,奋力前行必将到达;再艰苦的战斗,迎难而上终将胜利。丹阳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镇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全力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丹阳担当!
(温勇杰 郦昌 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