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黄佳佳
大港街道港中新村西四区是建成时间较早的拆迁安置小区,曾经因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日前,港中社区通过“逢四说事”援法议事平台,多次组织港中新村西四区居民代表、社区干部、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人员,对规划建设便民电瓶车充电点、下水管道改造、完善公共区域基础设施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协商议事、拿出改造方案,并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协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居民反映问题全部得以妥善解决。新设的便民集中电瓶车充电点,消除了西四区长期存在的“飞线”安全隐患问题;新增的家禽宰杀门面房与居民楼之间的隔断及毛发收集器,解决了小区异味、噪音扰民问题;新改造的雨污水管道,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积水问题……
让议事成员“走出去”,将群众代表“请进来”,在矛盾现场议事,依托村居党群工作站、红色议事厅,聚合优秀党员干部,新区打造镇(街道)党(工)委领导、村(社区)党组织落实、党工委依法治区办指导、三官一律、法律明白人共同参与的援法议事红盟共同体,把群众关注的要事、改善民生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拿出来与群众商量,形成“党建+议事+调解+普法”新模式,建设综合性、一站式、专业化的“援法议事”便民服务平台,以党建引领援法议事,激活社区共建共治。
串起基层“万条线”,“援法议事”范围广。新区政法委整合力量资源,以“专业+多元”模式,精心培育“援法议事”人才服务队,建立“线上+线下”服务机制。在问题现场讨论,在法润民生群商榷,不拘泥于形式、地点,注重把议事效果放在第一位。同时还结合议事范例,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群众学法用法、办事依法、遇事靠法,融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村(居)法律服务、法律明白人培育等工作融入“援法议事”活动中,让议事内涵更丰富、针对性更准确、效能更明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坚持“事务共办、难题共解”原则,新区每年开展“援法议事”活动不少于636场,不断提升基层运用法治方式处理群众自治事务的能力。从邻里纠纷到物业矛盾,从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到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不论大事小事,居民都愿意通过“援法议事”平台议一议,很多“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在这里得到妥善解决,援法议事平台已成为群众意见的“收集站”和凝聚干群的“加油站”,实现了“以实事映初心、以服务暖民心”目标。
截至目前,新区已成功打造“逢四说事”“老娘舅议事会”“有话请您说”等53个“援法议事”品牌,在改善基层民生、维护群众权益、推进公平正义方面,也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范例,其中,丁岗镇新瑞社区荣获省级“援法议事”活动优秀范例,大港街道港中社区、丁卯街道马家山社区等5个社区荣获市级“援法议事”活动优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