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第02版:要闻

312国道346国道宁镇段改扩建工程现场

“智慧化”赋能让施工科技感满满

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陆晓霖

312国道346国道宁镇段改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7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丹徒区水台村的G312G346-CQ3标预制梁场。这里承担着工程全线2095片预制箱梁和2170片空心板梁的预制和架设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引进了许多‘智能化’手段。”项目经理曹旻昊说,项目部坚持“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全面布局,开展技术攻关、小改革、生产工艺微创新,引入智慧梁场管理系统,达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双重目标。

以新型信息化管理为手段,项目部利用物联网技术,打开预制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封闭性环节,实现了传统的人工对接转变为现在的中央厨房式统一信息化安排。曹旻昊告诉记者,生产采用整体自行式液压模板,一键开合自动校核,所有钢筋均采用先进机械设备自动化加工,钢筋绑扎采用“移动式定位胎架”,为作业工人提供了一把“固定量尺”,使施工更加标准。

顺着曹旻昊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预制场更像一条流水线。工人们根据设计好的固定胎架把钢筋放入固定的位置进行绑扎,完成后吊装至移动台座上,移动至液压模板中间区域,再通过模板四周的智能振捣设备进行振捣,待混凝土凝固后,打开模板移动至智能蒸养棚进行养护、张拉,即可吊入存梁区。

“现在每天可以生产7片板梁和7片箱梁。传统工艺生产一片梁需要8至9天,现在5天即可完成。”曹旻昊说,现场还装有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钢筋加工和绑扎、整体吊装、梁预制等全过程,减少人工、提升质量。

像这样的“智慧”元素在预制场随处可见。记者在存梁区看到,每片梁上贴有“身份证”二维码,工作人员扫码即可获取桥名、梁体编号,以及预制、张拉压浆时间等从生产到架设过程中的信息。预制梁构件、进度、质量等多维信息也随着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数据自动汇总、上报、分析和存储,实现了预制梁生产工序的过程管理,自动判定合格与否,减少人为计算失误。

针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和可能预见的各种危险源,梁场编制了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事故等应急预案,在做好技术交底的同时做好安全交底。此外,对所有视频监控录像进行AI分析,遇有未戴安全帽的录像实现截图存档、提交平台处理,现场通过喇叭喊话实时预警。

截至目前,预制场共制造了856片预制箱梁和1024片空心板梁,成功架设了G346-CQ1标主线跨船山矿铁路、迎江路特大桥右幅,主线跨长香路、香山大道大桥右幅,主线跨243省道大桥左幅,G312G346-CQ2标主线跨京阳路大桥左幅,G312-JR3标经远路大桥左幅。“聚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目标,我们将持续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品工程,‘智慧化’赋能312国道346国道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曹旻昊说。

2023-07-21 312国道346国道宁镇段改扩建工程现场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61768.html 1 3 “智慧化”赋能让施工科技感满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