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婕
江苏康乐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乐农牧)是我市一家使用智能化养殖生产系统的规模化养猪企业,实现了“1个人养1万头猪”,也因此被称为“无人养殖场”。事实上,其独特之处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康乐农牧持续探索新型养殖模式,串起了绿色循环“生态链”,走出了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
康乐农牧位于江苏丹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是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自2007年创建以来,累计投资3.61亿元,建成年产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1个,建有银光、东王、屯甸3个标准化养殖基地,目前存栏生猪达7万多头。
如此规模养殖,却是一个“无人养殖场”。“在康乐农牧,人接触不到猪,养猪像在手机里玩游戏。”康乐农牧总经理李卫东解释,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致力于数字化生猪养殖的应用与推广,并且在猪舍布局上充分考虑“非洲猪瘟”防控,建立起立体疫病防控体系,实现了全程智能化。
隔着监控大屏,工作人员开始了“遥控养猪”。由自动饲喂系统、自动测定系统、自动通风系统等多个环节组成的智能养殖生产系统,不仅完成了全自动喂料,而且实现了全封闭、全自动的环境控制,“全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猪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猪群密度和均一度,以及整套设备运行状况等,包括喂料、配种、妊娠、分娩、保育、育肥,全程智能化运行。”
畜牧业如何找准方向,既提升效益、又无害环境?循环农业成了必然趋势。中午12点,吃饱喝足的生猪开始午休。而康乐农牧的循环系统开足了马力。
“我们采用最新的自动节水及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每头上市生猪耗水1.3吨,相比以前的1.8吨耗水,降低了27.78%。”李卫东还算了一笔账,经这套污回用系统处理污水后,COD、氨氮含量均达到了中水回用标准,目前稳定运行最高日处理污水量达1000吨,全年可处理12万吨污水,中水回用6万吨左右,全年降低用水总成本约50万元。
对于畜禽业来说,粪污放错了地方是污染,放对了就是资源。康乐农牧严格按“零污染、零排放、低能耗”的工艺设计,运用低碳循环农业模式,粪水经大型厌氧发酵罐发酵,产生的沼气发电自用,部分沼液经生物处理后回用冲洗猪舍,沼渣制肥还田。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康乐农牧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300亩核心农牧循环种植基地,辐射带动3000亩水稻绿色种植。粮牧循环工程将东王基地的养殖粪污经过厌氧发酵后,对东王基地周边农田进行沼液还田,改变了农田的施肥方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由此形成了双赢,一是东王基地生猪养殖粪污“零排放”,二是沼液有机肥助力农田生态种植。
一个更大范畴的“生态链”呼之欲出,李卫东将正在推进实施的加工项目和盘托出。“依托丹阳市司徒镇现有3.42万亩水稻种植,稻米加工有充足的原料保证;稻米加工的副产品米糠,是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为现代养殖业提供物质支撑,为农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副产物提供转化增值渠道,保障了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他说,这个项目总投资1亿元,可年产8万吨饲料、1万吨大米,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粮食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转化增值,而且大米加工生产线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康乐农牧这样投资大、设施全、技术领先的养殖模式,是我市农企的一个标杆。”市发改委农经处处长黄钰之说,关于“怎么养”的问题,是目前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也是各地在探索的重点,康乐农牧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和先进做法值得借鉴。